当前位置: 燃汽轮机 >> 燃汽轮机前景 >> 一批央企超级工程新进展能源保供
入冬以来,天气渐寒,
中央企业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一批新建项目竣工投产,
一批既有项目深化开发,
为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贡献央企力量。
油气煤炭供应
01中国石化签订为期最长LNG购销协议11月21日,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
签署为期27年的
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
这是有史以来
为期“最长的”LNG购销协议。
国资小新,赞57根据该协议,
卡塔尔能源公司
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万吨LNG,
该协议是双方就卡塔尔北方气田
扩能项目开展一体化合作的重要部分,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02
塔里木油田超深万亿方大气区累产天然气突破亿方截至11月11日,
位于新疆南部的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之一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
克拉-克深万亿立方米大气区
累计生产天然气.91亿立方米,
为沿线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
提供了能源保障。
塔里木油田
于年成功发现克深气田,
在超深层探明万亿立方米大气区。
今年,塔里木油田
实施克拉2气田开发调整和
克深气田亿立方米稳产工程,
为西气东输夯实“底气”。
克拉-克深大气区
已诞生6口累产超百亿立方米的气井,
17口累产超10亿立方米的气井。
今年前三季度,
塔里木油田累计生产
石油液体万吨、
天然气亿立方米,
油气产量当量达万吨。
03可撬动亿吨储量!我国浅水水下油气生产实现新突破11月18日,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
浅水水下生产系统
在渤海锦州31-1气田成功投产,
这是我国浅水海域
油气开发模式的又一创新,
可撬动渤海油田数亿吨难动用储量,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增添新的技术装备。
国资小新,赞10水下生产系统由井口、
采油树及控制系统等构成,
是油气开采的关键装备,
通常用于深水海域。
年中国海油
成功攻克该项装备。
在浅水海域,
全球海上油气开发基本
都采用固定式导管架平台模式,
将采油装备建在平台上,
方便操作调节。
但渤海海域航运、渔业发达,
为了减少对海域的占用,
中国海油在全球首创
将水下生产系统用于浅海开发。
04
渤海油田辽东湾累产油气突破2亿吨中国海油渤海油田辽东作业公司
位于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辽东湾,
开发30年来,
已累计生产油气突破2亿吨,
相当于我国一个千万人口城市
40年的油气使用量。
在辽东湾油气开发中,
辽东作业公司开发了
绥中36-1、锦州25-1南
等多个亿吨级油田,
连续12年稳产0万吨,
形成多套海上油田开发的
关键技术集成。
截至目前,
渤海油田在辽东湾
累计建成68座海上采油设施和
3座陆地终端厂,
投入生产的油水井超过口,
为渤海油田建成
全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作出了重要贡献。
05
国家能源集团商品煤年产量创新高截至11月7日,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
自产商品煤年累计完成.2万吨,
同比增长.6万吨,
突破万吨大关,
创近五年同期最好成绩。
截至10月末,
国家能源集团
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产量万吨,
同比增加万吨;
煤炭销售万吨,
同比增加万吨,
产销量均超年全年。
其中,参与国家能源集团
一体化保供出区煤量达万吨,
同比增加万吨,
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
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公司
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运营,
全力保障正常生产秩序,
多家公司生产运营指标
再创历史新高。
风力水力发电
01
全球最大!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下线11月23日,
我国自主研制的
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
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
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
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
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
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资小新,赞35此次下线的单机容量16兆瓦
海上风电机组,
叶轮直径米,
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
约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大;
轮毂高度达米,
相当于一座50层大楼的高度。
在大型主轴轴承、
超长轻量化叶片等
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方面
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
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在额定工况下,
单台机组每转动一圈
可发电34.2千瓦时,
平均每年可输出
超过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
能够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
一年的生活用电,
可节约标煤约2.2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约5.4万吨。
02
国内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日前,
中广核汕尾甲子一50万千瓦
海上风电项目(简称“甲子一项目”)
顺利实现全场78台风机并网发电,
标志着国内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
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也标志着粤东地区
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包括中广核汕尾后湖50万千瓦、
甲子一50万千瓦)
正式建成投产。
甲子一项目位于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南侧海域,
离岸距离为25千米,
是国内首个海上开工、
首个并网发电、
首个全容量并网发电的
平价海上风电项目,
同时也是国内送出电压
等级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
该项目投产后每年
可提供清洁电能约15亿千瓦时,
可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46万吨,
对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
能源供应保障、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双碳”战略目标实现
均具有积极促进意义。
03白鹤滩水电站第14台机组投产发电11月2日,
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11号机组
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
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这是白鹤滩水电站第14台投产发电的
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国资小新,赞811号机组顺利完成
最高水头下万千瓦负荷试验,
其中过负荷试验时,
最大负荷达到了万千瓦,
机组运行稳定,
标志着全球最大单机容量
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首次经受住了最大负荷试验考核。
目前,白鹤滩水电站
已投产的14台百万千瓦机组
运行稳定、指标优良,
累计生产清洁电能
超过亿千瓦时,
后续机组调试工作
也正在有序进行。
04大藤峡右岸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1月1日,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
右岸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该工程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
集防洪、航运、发电、
水资源配置、灌溉等
综合效益于一体,
是解决西江中下游及
珠江三角洲防洪问题的重要工程,
作为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
有着珠江上的“三峡工程”之称。
工程总装机容量万千瓦,
共安装8台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发电机组,
包含左岸厂房3台,
右岸厂房5台,
单机容量20万千瓦,
为国内最大的
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
该工程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后,
将有助于缓解广西电力紧张局面,
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多措并举供暖
01国家管网集团日输气量超过6亿立方米从11月15日开始,
我国北方地区全部进入冬季供暖季。
国家管网集团“全国一张网”
以日输气量超过6亿立方米
的强劲动力,
正式开启“保供模式”,
为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工作
一鼓作“气”,再添“马力”。
面对今冬明春
天然气保供的复杂形势,
国家管网集团
自4月起即开始
冬季保供准备工作,
狠抓管网冲峰能力和
储气体系建设,
统筹用好管存、罐存和
接收站窗口期,
加强对资源偏紧地区的调度保障,
确保今冬明春天然气
安全平稳高效输送。
02川气东送管道增压工程(二期)全面完成11月8日,
随着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川气东送管道野三关压气站建成投产,
国家管网集团川气东送管道
增压工程(二期)全面完成,
川气东送管道年输气能力
提高至亿立方米,
进一步提升了
“川气出川”通道的输送能力和
长江经济带的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川气东送管道原设计输气能力
为亿立方米/年,
此前已如期完成一期增压工程,
将输气能力提升至亿立方米/年。
本次建成的川气东送管道增压工程(二期)
包括扩建野三关压气站、
黄梅输气站,
以及新增压缩机组及配套设施等。
作为我国重要的主干天然气管道,
川气东送管道是“全国一张网”的
重要组成部分,
管道全长公里,
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
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省市。
03
东北地区首个核电站核能供暖项目正式供热11月1日,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
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
该项目是东北地区
首个核能供暖项目,
覆盖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
惠及当地近两万居民。
国资小新,赞17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
位于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
规划供热面积24.24万平米,
最大供热负荷为12.77MW,
利用红沿河核电站
汽轮机抽汽作为热源,
替代红沿河镇原有的
12个燃煤锅炉房,
实现红沿河镇清洁供暖。
据测算,
项目投产后每年
将减少标煤消耗吨,
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
烟尘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
氮氧化物85余吨、灰渣吨,
将有效改善供暖区域大气环境,
环保效益显著。
04
华能石岛湾公司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次实现核能供热11月1日,
中国华能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
首次实现核能供热,
供热区域覆盖石岛湾公司
生产厂区及厂前办公区。
这是示范工程继年12月
发出第一度核电后实现的又一突破。
本次供热由示范工程
2号核蒸汽供应系统产生的蒸汽,
加热采暖系统二次侧的水,
将热量送往各供热用户。
相较于往年辅助电锅炉供热的形式,
核能供热将节约
厂内用电0万度,
折合节约原煤吨,
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吨、
二氧化硫吨、氮氧化物吨,
大幅提高了采暖系统的换热效率,
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
改善生态环境。
05
中国石化全面启动今冬地热供暖服务11月15日,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
今冬地热供暖服务全面启动。
今年供暖季,
新星公司已投入运行余座换热站,
供暖能力近万平方米,
为天津、陕西、河北、河南、
山东、山西、湖北等地
60余个市县百万户居民
提供清洁供暖服务,
预计年可减排二氧化碳万吨。
为保证按时、优质、高效供暖,新星公司累计对近座地热场站进行信息化平台扩容和功能升级,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供暖效率。依托于技术发展,中国石化已累计建成清洁供暖能力近万平方米,年可减排二氧化碳万吨。地热业务遍布全国60余个城市,成为国内最大的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企业。————/END/————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曹平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各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