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汽轮机

发展核电的前三代技术

发布时间:2025/6/24 11:33:20   

目前备受瞩目的概念之一是“第四代核能”。举例而言,准备推出25万吨级超级集装箱船的熔盐堆,以及已经正式商业运行的高温气冷堆,都属于标准的第四代先进民用核能技术。那么,对于这个第四代技术,我们又该如何定义前面的三代呢?要理解这一点,首先需要回溯到反应堆的起源。最初,反应堆是在年代早期,也就是二战中后期出现的,其本质是为了生产用于制造原子弹的核材料。任何国家或组织若要发展核工业,都必须建造并运行反应堆,就如同食堂烹饪必须先有灶台、木柴或煤炭,最后才能使用天然气或电来加热食材一样。

假设用木柴的是第一代灶台,烧煤炭的是第二代,用清洁的天然气的是第三代,而直接使用电磁炉并无排放的则被归类为第四代。因此,反应堆的发展过程基本类似于灶台的升级过程。而最早的核工业“灶台”,其原始目的就是获取生产原子弹所需的钚。钚是原子弹的裂变核材料,用量少但威力巨大。举例来说,最原始的裂变弹使用了整整超过60公斤的武器级铀,而爆炸中只反应了不到2公斤,其余的58公斤都被浪费。然而,提炼60公斤的武器级铀却会耗费大国早期十分之一的全国电力,效率低且极为浪费。相反,即使是最初的钚核弹,仅需十多公斤就能引爆。

随着时间推移,甚至能够做到只需不到1公斤的钚就可以引爆氢弹。通过反应堆生产钚的过程不仅不需要消耗现成的电力,反而可以通过自身产生电力,这相较于单纯的浓缩铀生产要好得多。因此,最早用于生产钚的反应堆被称为生产堆。这些反应堆最初的目的主要是军事用途。在设计上,它们使用低浓缩铀作为燃料,而高纯度石墨则作为中子减速材料,堆叠成堆进行反应。在堆的中间通入水循环系统进行冷却。尽管后来的反应堆不再是堆状物,人们仍习惯性地称其为反应堆。

最初的生产堆旨在生产钚,但很快人们发现,在循环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压蒸汽直接释放到大气中非常浪费。因此,人们开始利用这些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结果表明,可以轻松获得十几万千瓦级别的、极其稳定的电力供应。因此,反应堆的副产品——稳定的发电,逐渐受到更多重视,并逐步用于长期为民用电网供电。各个核大国至今仍然保留一定数量规模的生产堆,因为需要继续获得钚这种核武器的重要原料。所有生产堆也能继续长期地对外稳定供电。然而,各大国的生产堆一般都相对保密。即使存在,也很少对外公开其位置、产能以及发电功率等基本参数。

那么,生产堆算作第一代核电吗?从广义上来看可以这样认为。但由于生产堆一般不公开,从狭义上来说,它们不被认为是第一代核电。真正的第一代核电是指公开建造的纯民用反应堆。那么第二代、第三代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8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