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汽轮机 >> 燃汽轮机前景 >> 从顾和园石舫谈舫的兴衰与发展
在北京顾和园水光潋滟的昆明湖边,有一座石舫,石质造就,风格别致,吸引着络绎而至的游客。我国其他一些公园中,也有形状各异的石舫。它们为苑园增秀,给游人添兴。其实,从祖国造船技术发展的悠久历史看,今天我们所说的舫,早已不是原来的意思了。关于舫的本源,恐怕知道的人不会太多。现在就来说说它的古往今来,还舫的本来面目。
一、舫的产生
舫在我国二千多年前的古籍中已屡有记载。不过,它和现在单体的舫迥然不同,是一种将两船并列相连成为一体的“双体船”,古代还称它为“方”或“方舟”。如果两条以上的船连在一起,则称“连舫”。
关于舫的确切记载,虽然始于奴隶社会,但它实际产生的时间肯定比记载早得多,很可能在原始社会中,独木舟出现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祖先为在捕鱼撒网起网时的安全,已尝试着用藤条或草索之类将两条独木舟相并连接起来使用。这可以从近代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某些民族的用船情况得到佐证。
夕阳独木舟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发展,都要求当时诞生不久的木板船迅速向大型化发展。而大型化是新生的木板船能否巩固自己的阵地,最终取代独木舟的关键之一。木板船在起初只是一些“小小者耳”,还不能一下子克服独木舟船体小的弱点。船小了,人在上面活动很不稳当,更不用说在风浪大的时候有多么危险;另一方面,装载量也十分有限。然而,木板船之“小”与独木舟之“小”,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小”,在后者是无法突破的桎梏,而在前者则是发展过程中的起点。能够大型化正是木板船的优越性之一。是它的光明前途所在。可是,在它发展的初期,却由于受到生产力的限制,不能在短期内就达到“大”。当社会对稳性好、装载面积大的船只的需要急增,而单体船一时还不能适应需要时,建造和使用舫或连舫就是可取或必需的,舫就这样地应运而生了。
舫,是人们根据筏的原理造出来的。古籍中有不少舫与筏渊源关系的记叙,比如《尔雅释言》中说“舫泭也”,《毛诗·河广》中说“方泭也”,《国语齐语》记载“方舟设泭,乘桴济河”,等等。“泭”和“桴”就是指的竹或木。具有稳性好、装载面积大的优点,这一点给人们很大的启发。筏是“并木”,船能不能“并舟”呢?两只小船并起米不就成了一只较大的船吗?如果把许多只船并起来,那在当时的船中更是“硕大无朋”了。
在我国奴隶社会,已经出现了采用“加板于上”方式连接的舫。舫较之于单体船具有不少显著的优点。由于舫有两个船身,采用“加板连接的中间还有“桥”,这样,船的总宽度就比原来的单体船大大增加。船身早期加板于上的舫越宽,稳性越好。舫的排水量也比原来的单体船增加了,能装运原来无法装运的重物,同时在大大增宽的甲板面积上,也便于堆货和载人。总之,稳性好、装载面积大的舫,是由两船结合后“脱颖而出”的一种新船舫。
虽是因社会需要的推动而产生的。但在奴隶制度下,以多少只单体船连接为舫,也成了奴隶主贵族炫耀自己地位高低的一种标志。周代规定:
“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桴。”
奴隶主头子——天子出行乘“造舟”(多条船并列而成);诸侯乘“维舟(四条船并列而成);大夫乘方舟”(两条船并列而成)士乘“特舟”(即单船);一般底民只能乘木筏或竹筏。而亲手造出各种船的奴隶们,只不过被奴隶主当作会说话的工具,承担着划桨、拉纤等苦力差使。
纤夫雕像二、舫的兴衰
在木板船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和单体船并行不悖地向前发展。舫由单体船结合而成,所以它的发展总要受到单体船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因为舫离不开连接,在连接材料采用木材的条件下,舫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受到连接强度的局限,而逐渐为大型的单体船所代替。
单体船的发展是船舶大型化的主干,舫是一支“偏师”。但是“偏师”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某些时候、某种情况下,不但可以借重于“偏师”,甚至还需要它担任主攻任务。从战国到秦汉,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建立和巩固自已的统治,需要大量舫船参与运兵运粮。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战国时期秦国的舫船如用来运载士兵,
“一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
萧何辅佐刘邦打天下时,从汉中用舫船源源不断地运来军粮。西汉王朝建立以后,继续用舫船运粮,“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对巩固西汉政权起了很大作用。
舫在晋代可说是到了鼎盛时期。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在统一战争中,使用的连舫竟大到惊人的地步。据《晋书·王濬传》说,晋时王濬伐吴,曾在四川造大船连舫作为战船,这种船的长和宽均为步(约合多米),能载2千余人,上面“以木为城,起楼橹”,甚至还能在宽广的甲板上跑马,据说建造时创削下来的木屑碎片顺流面下,将江面也遮住了。
当然,这个记载有可以探讨的地方,象这种尺度和形式的大船“连舫”,恐怕在宽阔的长江中行驶也是不大方便的。这只能理解成由许多艘连舫组成的舰队规模。晋代画家顾恺之画的一幅《洛神赋图》,为我们了解晋代舫船的形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画上的一只大船,细细看去,是采用二船并列而成的舫。船上按横梁,铺甲板,筑楼台,装饰得富丽堂皇。大概舫的平稳为那些士族豪门所看中,所以成了他们在水上寻欢作乐的工具了。
晋代既是舫的建造规模达到空前宏大的时期,也是它由盛向衰的转变时期。舫的“大”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第一是连接,两船相连能够变“小”为“大”;第二是构成舫的两个单体船的增大,使舫得到进一步增大。舫的大,既有稳而宽的优点,但又使船浸在水中部分的表面积比同样排水量的单体船大得多,增加了摩擦阻力,降低了航速。船身宽大,操纵不灵活,机动性也较差。当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用铁环把船都连起来,士兵在上面操练稳如平地,可是却丧失了机动性,结果遇到周瑜施用火攻,吃了大亏。当然,“利”和弊”并不是半斤八两,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主有次的。当在使用中需要船的稳性和甲板装载面积时,舫自然能够胜任,但当需要快速灵活时,就有困难了。因而《晋书》中就记有“过下邳,遂解筋为单舸,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的事。
舫发展到一定规模不能再大的原因,正是当初使它大起来的两个因素:连接和单体船的增大。连接使两艘单体船合而为舫,但在连接处结构截面产生突变,“应力”集中,尤其在受到波浪影响时更为显著,它会破坏连接结构,造成两艘单体船的分离。在古代采用木材连接的条件下,合的力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分的力量随着构成舫的两艘单体船的增大而增大。当单体船增大到使分力超过合力时,连接结构就会断裂,统一体被破坏,舫就走向了反面。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大型单体船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既在稳性、甲板装载面积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舫的长处,又避免了舫的一些缺点。同时,由于大规模的海上活动,对船的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舫就逐步衰落而为大型单体船所代替了。
舫因单体船连接而兴,又因单体船的增大而盛,最后又是因为单体船的更大型化和连接的困难而衰。这是由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我国晋代已能建造可载两百多人的单体大海船,这样舫自然要从高峰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孙汤在郢州还有“乃合十余船为大舫”在长江中用作游览的事。隋朝的文章中还能见到一些“方舟”、“巨舫”的字样,但具体使用的记载却不多见。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我国劳动人民已充分掌握了建造大型木帆船的技术和解决单体船的各项性能问题,舫作为一种船型已经消失,“舫”字的含意也根本改变。人们开始将那种方头方尾、平底、甲板宽的单体船称作“舫”了。今天顾和园的石舫,以及在有些游览湖中的画舫、游舫等就是这样的一种舫。
三、舫的再现
事隔千年,古老的双体舫船的形式,又在现代造船业中获得了新生。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
现代双体船钢材在造船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以及焊接技术的高度发展,解决了两艘钢质单体船中间连接桥的强度问题。它不仅可使双体船的两个单体间距加大,大大增加甲板面积,而且能做到连接结构的强度不低于船体,保证在极为恶劣的海况条件下都不断裂。柴油机、燃汽轮机等船用主机以及螺旋桨的应用,又使船的航速大大提高。由于双体船是采用两个螺旋桨推进的,当其中一个开正车,另一个开倒车时,几乎可以就地回转,起到舵的作用,因此灵活性也比较好。
这样,随着现代技术的采用,双体船的性能有了很大改善,原来舫的一些弱点被克服了,而它特有的稳性好甲板面积大的优点,仍然保持和发展着。今天,双体船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双体的海洋地质勘探船,就是个代表。它在波涛翻滚的海洋上,雄姿巍峨,在宽阔的甲板上,架设着高耸双体的井架,进行钻探的水下器具,叩响了海底宝库的大门。
四、结语:
舫的发生、发展、为单体船取代,而在今天又再现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造船科学的丰富认识和高超的建造技术。今天的双体船继往开来,既是古老舫船的再现,又是船舶队伍中一支大有前途的新军。
在茫茫海洋上,我国的大型双体海洋测量船,正在紧张地进行科学作业;在宽阔的长江中,满载着旅客的双体客船正穿校而行;在风景如画的武汉东湖上,载着国际友人的双体游艇轻盈地擦水而过;就是在古老而难于行船的黄河里,也有载着车辆和物资的双体渡轮在行驶。人们还将见到巍然耸立的双体起重船挥动着钢臂在海上建筑人工岛;成群的双体渔轮在辽阔的海洋上拖网作业……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双体船的用武之地将会越来越宽广。
海上钻井平台主要参考资料:
东汉·许慎《说文》
《尔雅释水》
②东汉·班固《汉书武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