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汽轮机

中国科技的领先技术之三

发布时间:2025/3/25 9:57:15   

前言:

中国实行韬光养晦的发展策略,通过40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发展成就斐然,从大国到强国,只是时间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来说说从无到有再到领先的近60项技术。

第三集

非线性光学晶体技术:

它是高新技术和军事技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直接影响激光技术的发展进程,目前,美国还没能突破有关的关键技术。

空间太阳能发电站技术:

即太空发电站,通过微波或激光的方式,将电能传输到地面,并可实现指定传输,可以为飞机,高铁,汽车等需电设备,交通工具等随时充电,我国将成为首个在太空建立发电站的国家。

太空发电站构想

FAST射电望远镜技术(天眼):

全球最大、最先进、最灵敏射电望远镜“天眼”,直径米,比美国射电望远镜口径大米。

天眼射电望远镜

“天眼”可探测宇宙微弱电波,检测宇宙中暗物质、暗能量,寻找更多的脉冲星,推动对太空的探索。目前已发现颗脉冲星,是世界上所有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4倍以上。

天眼工作模拟图

军用无人机技术:

彩虹T4无人机,可1-2万米高空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续航,携带武器进行40万公里危险动态监视和信号源中转,有着“准卫星”之称。碳纤维复合材料和临近空间飞行,均可免疫雷达侦测和地面打击,T代表太阳能提供能源,其领先的先进性不言而喻。

珠海航展彩虹T4无人机

航天航空技术:

1、航天火箭发射、载人技术: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余天连续次发射成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执行次发射任务,先后把多个航天器送入太空。有力证明了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跃升和领先地位。

我国目前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这些火箭未来将承担载人登月、火星探测、木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等任务,推进我国探索太空的步伐行稳致远。

长征二号F

今年4月,我国进行全球首次基于25千米~40千米高空气球的全系统探空火箭发射试验成功,标志着全球首次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成功发射。

高空零压氦气球空基平台发射

2、空间站技术:

年国际空间站退役,中国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站,未来将主导太空技术。

中国空间站由中国自主建造,实现了产品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作为追赶者,中国航天在载人、探月、空间对接、太空行走等领域都已名列世界前茅。

天宫二号绘画

3、火箭振动台技术:

美国只能造出9吨的液压振动台,其现在使用的是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50吨级别的火箭振动台。

我国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台70吨推力的电动振动台,为世界上最大推力,代表着我国的大型振动台研发制造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我国目前使用的是70吨的火箭振动台。

振动台模型图

4、空天飞行器: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其核心是其具备多次发射、重复入轨运行的能力。主要作用除了能够在轨机动进行航天器维护外,也可以利用变轨机动能力,清除轨道残留的太空垃圾或者报废卫星。也能够在特殊时期,将某些“星链”卫星这类“垃圾”清理出去,还太空一个干净纯洁的空间环境。

空天飞机构想图

在轨服务意指,其可以像飞船一样长期在轨工作。也可以对一些挑衅行为提供其他内容的服务。

空天飞机构想图

5、航空发动机技术:

爆震发动机是在燃烧室里产生爆轰波,即连续爆炸产生动力。可持续稳定推动最高飞行速度达到10到15马赫,意味着我国在高超音速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这款发动机或将颠覆现有的航空发动机。

爆震发动机根据实现方式,包括脉冲爆震发动机、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我国在爆震发动机2个领域,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爆震发动机模拟图

爆震发动机可以作为商业航天火箭动力、高速无人机动力、燃汽轮机动力,以及应用于各类火箭和导弹、临近空间飞行器、军用飞机(如六代战机)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军事价值。

爆震发动机应用构想图

6、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技术:

近期,我国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运输由一次性向重复使用实现跨越发展。

其飞行高度在80-公里亚轨道,可作为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子级,是航天航空技术的高度融合体,具备较高的军用和民用价值,也是进入空间、控制空间较容易实现的技术手段。未来有可能实现亚轨道太空旅游,甚至“航班化”。

亚轨道飞行器模拟图

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科技的发展永远在路上,为中国默默无闻的科学家点赞,也为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进军加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0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