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汽轮机 >> 燃汽轮机优势 >> 东方电气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东方电气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稳中求进,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9亿元,较上年调整前数据增长67.71%;实现新增订单.3亿元,增长8.7%,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完成发电设备产量.02万千瓦,其中水轮发电机组22组/.02万千瓦,汽轮发电机87台/.6万千瓦(含核电发电机和燃气轮发电机),风电机组套/53.4万千瓦,电站锅炉50台/万千瓦,电站汽轮机台/万千瓦(含燃气轮机)。
集中力量,三大攻坚战役稳步实施.
实施风电振兴、服务做大和国际做强三大攻坚战。风电产业振兴首战告捷,成功扭亏,新产品研发取得突破,7MW、10MW海上机组取得设计认证,8MW海上机组完成施工设计,首个智慧风场系统投入运行,4MW陆上风机、5MW海上机组均实现批量订货,年新生效订单和新中标订单同比增长67.7%和.9%。现代制造服务业做大实现突破,创新服务模式,向海内外家电厂配置客户服务经理,设立新疆、天津、内蒙等区域客户服务中心,建立在线服务平台和东方e购备件商城,实现快速响应;推进服务智能化,远程诊断系统在万州、横山电厂上线运行;大力拓展电站改造和备品备件市场,年电站服务产业实现新增生效合同41.6亿元,同比增长30%。
国际业务做强势头良好,整合国际业务板块,调整海外资源布局,深化相关多元业务拓展,签订埃及汉拉维恩、乌克兰斯拉维扬斯克电厂重建等重大项目。
奋力开拓,市场订单硕果累累.
年,国内电力结构继续调整,煤电需求继续下滑,水电、风电、核电、燃机需求稳中略升,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和白热化的竞争,公司发挥两级营销体系优势,坚持深耕重点市场,巩固并提升了市场地位,全年实现新增订单.3亿元,其中出口项目10.1亿美元,占19.0%。
新增订单中,高效清洁能源装备占46%,可再生能源装备占20%,工程与贸易占8%,现代制造服务业占13%,新兴成长产业占13%。截至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亿元人民币,其中:高效清洁能源装备占63%,可再生能源装备占19%,工程与贸易占9%,现代制造服务业占2%,新兴成长产业占7%。在手订单中,出口项目约占15%。
火电获得国内最高参数的℃百万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示范项目,MW及以上等级火电机组市场占有率46.3%。巩固传统水电市场,抓住抽水蓄能发展契机,形成领先优势,市场占有率从年的10.4%提升到47.2%。核电实现多点突破,市场领域不断拓展,实现四代核电核级设备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成为国内首家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项目核岛主设备成套供货商,取得英国、法国等欧洲高端市场订单,年核岛市场占有率达到65.9%,常规岛44.9%。气电连续两年市场占有率超过40%,年在定标的6个燃机项目中,中标4个,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5MW海上风电、4MW陆上风电获得批量订单,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服务产业生效订单保持快速增长,超过40亿元大关。
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公司在全面工作中突出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煤电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44.2%降至42.1%,新能源由9.7%上升至13.1%,电站服务由3.7%提升至6.0%。MW及以下小机组年新生效合同16.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35.9%,成为新的增长亮点;新材料产业新生效合同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0.8%;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在四川省内载客运行,单车最长运营里程4万公里,累计近28万公里,载客40万人次。
创新驱动,科研工作成果显著.
深化中央研究院改革,依托科技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两级研发体系,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连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重大装备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国内最高参数℃百万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完成施工设计,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白鹤滩百万机组精品转轮正式完工,自主研发的50MW重型F级燃机压气机和燃烧器首次联合试验点火成功;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核废料处理特种机器人示范推广成功,智能制造发电装备示范项目进展顺利。
深化改革,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推进资产证券化,公司的业务范围得到拓展,新增电力电子与控制、金融、物流、贸易、新能源、工业智能装备等业务,本公司作为发电设备制造商的产业链更趋完善,发电设备核心产业能力得到提升。推进管理扁平化,压缩管理层级,进行瘦身健体,应对能源结构调整压缩低效无效产能,精简组织机构,稳妥分流安置传统产业富余人员。强化业绩导向的激励机制建设,完成总部职能部门分配制度改革,在部分试点企业开展了企业领导人员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改革工作。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计算,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0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29亿元,较上年法定披露数增长6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法定披露数增长59.07%;实现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7元;综合毛利率为23.00%,较上年增长2.18个百分点。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一)主营业务影响:年度,本公司围绕战略目标,以创新为驱动,狠抓管理,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有序应对煤电去产能影响,保持稳健经营;聚焦风电、服务和国际业务,补短板,强基础,促转型;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坚持深耕重点市场,巩固并提升了市场地位;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卸除发展包袱,增添发展动力;狠抓“三降两提高”,深挖潜能,提升运营质量。
(二)收购的资产影响:公司完成的发行股份购买东方电气集团资产事项,一方面,因收购标的资产并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得到增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其中,收购的标的资产,期初至合并日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列报为非经常性损益;另一方面,收购完成后,外币性资产增加,受汇率波动影响,财务费用下降。
(三)会计处理的影响:年公司收购的标的资产,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追溯重述上期报表数据,追溯重述数据全部作为年度非经常性损益。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项目执行风险.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经营总体困难,公司在手项目,特别是煤电、风电等项目存在一定的项目执行风险。海外工程项目也存在收款风险加大,国际市场汇率波动加剧等问题,带来项目执行风险。公司将强化项目风险管控,加强项目评估,按照客户资金状况及收款等情况安排生产和交货进度,对风险项目及时停止或放缓投料和项目执行,并做好法律维权准备和策划,减少公司经营风险。
2、市场订单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新增发电设备需求减少,国家能源局对“十三五”煤电投产规模将进一步调控,新增电力设备市场下滑,给企业的市场订单带来很大压力与风险。本公司将针对目标市场,全力市场开拓。深耕细作传统市场、深度挖掘可再生能源市场、大力开拓服务市场、稳步做强国际业务,力争订单持续增长,为实现发展规模的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
3、货款回收风险.
由于部分电站项目建造进度放缓,公司面临货款回收难度加大的风险,从而导致公司货款回笼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公司切实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加强货款回收力度,确保公司资金链的正常运转,保证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本公司完成了发行股份购买东方电气集团资产事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本次交易后,本公司的业务范围将得到拓展,新增电力电子与智能控制、金融、物流、贸易、新能源、工业智能装备等业务,本公司作为发电设备制造商的产业链将趋完善。同时通过本次交易,本公司在产融结合、国际化经营方面将得到有力提升,并有望通过新增业务培育未来业绩增长点,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竞争力得到增强。
本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研究开发制造基地和电站工程承包特大型企业之一,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技术、品牌、制造能力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拥有优良的产品技术与创新能力。本公司拥有成套5-万千瓦等级水力发电机组、5-万千瓦等级火力发电机组、-万千瓦等级核电发电机组、1.5-10兆瓦等级风力发电机组、重型燃机机组、太阳能光热等发电设备研发设计制造专有技术;已完成世界最大单机容量万千瓦混流式水电机组精品转轮研制,攻克了关键技术;世界最高参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合同已生效;世界首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总体方案通过国家级评审,并获批准示范应用;研制的世界最大的EPR万千瓦核电主设备在台山核电站投入运行;第三代核电CAP和“华龙一号”主设备完成研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快推进第四代核电钠冷示范快堆核岛主设备研制,完成部分试验样机制造;更加先进的MF4+型燃机发电机组实现批量产出,国内首台第五代MF5重型燃机顺利投运,自主研发的F级5万千瓦重型燃气轮机研发平台建设和关键部件试验取得突破;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实现批量产出,实现覆盖III类风场到I类风场的装备支撑能力;加快推进7兆瓦和10兆瓦等级巨型海上风电样机的研制,获得国内首个10兆瓦等级设计认证;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取得突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5万千瓦大功率光热汽轮机组,形成成套供货能力;火电机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在万州、横山电厂上线运行,风电机组智慧风场系统实现应用,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础,推动本公司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本公司年新增有效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截止年底拥有有效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
2.拥有完整的产品结构及服务能力。本公司历经六十年的研发制造积累,累计产出发电设备超过5.45亿千瓦,构建了“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光热发电”多电并举、协同发展的产品格局,拥有完整的电站改造与服务能力,提供电站成套完善与优化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拥有一流的制造能力。本公司拥有包括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工艺、生产设备、管理方法与手段在内的一流制造能力,可批量生产满足安全、环保等要求的各种等级、容量的水力发电机组、火力发电机组、核电机组,以及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E级和F级重型燃气轮机;大型电站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大型化工容器等产品。
4.拥有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本公司建立了强有力的营销队伍、完善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完整的产品结构,不仅保持了国内相当份额的市场占有率,而且在国外市场也有较高影响力。
5.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DEC及图”等两枚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DEC及图”在德国、法国、俄罗斯等25个国家注册并受当地法律保护,品牌影响力逐年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