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汽轮机 >> 燃汽轮机优势 >>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解决重大医学难题北京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公布了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和年度“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薛龙教授团队牵头和参与的两项成果分别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国内机械行业中唯一由国家批准的奖项,具有提名国家科技奖的资格。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是中国康复医学领域的最高级别的行业奖项,奖励范围覆盖康复医学基础、临床、管理、科普及康复医学工程等领域。
薛龙,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现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从事特种机器人技术及医学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86”项目、国家04重大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智能制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奥运会“鸟巢”场馆、上海中心国内第一高楼、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首都新机场航站楼、核电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中。
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市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EI检索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软著余项。
机械工程学院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薛龙教授团队联合上海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等7家单位共同完成的成果“复杂工况下移动焊接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团队历经0余年,从学校科研奠基人蒋力培教授牵头的九五“86”项目“球罐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的研制及其现场工程应用”开启了复杂工况下移动焊接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在国家“86”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04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持续支持下,突破移动焊接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移动焊接机器人产品,先后参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体育场、盾构机、汽轮机、核电站控制棒、核岛乏燃料池等项目的建设,助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和国家重大装备制造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相关行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我国移动焊接机器人的高质量应用与发展。
薛龙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另一成果“运动伤病康复诊疗关键设备的理论及技术创新”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作为第三单位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该项目解决了运动伤病诊疗方面的重大医学难题,实现了科研创新向临床应用的重大转化,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封锁,为运动伤病诊疗设备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手段和方案,支撑了运动伤病诊疗全体系设备研发和生产。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能源科技创新和城市安全运行等优势研究领域,积极布局氢能、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热点领域,服务首都和行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近年来,学校多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省部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在增材制造、工控安全、医药健康、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未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将坚持守正创新,将学校定位与北京市的发展结合起来,立足行业、立足实业,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拓展阅读:
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年经北京市教委和科委联合批准正式成立,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前身为年成立的装备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北京市科技发展重点开展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机器人技术、特种焊接切割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新兴能源装备与制造技术。20余年来,实验室连续承担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86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取得了系列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尤其是在特种机器人及其智能装备、焊接增材制造技术、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开发经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石油化工、核电装备制造、建筑钢结构、盾构机制造、医疗导航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