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汽轮机

追问中国燃气电厂运维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24/11/1 12:05:18   

大咖对话——王健李秀峰

嘉宾介绍:

王健,华能集团首席技师,华能(上海)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师。从事电厂汽轮机本体检修专业32年。专业擅长汽轮机本体检修,多次主持完成华能系统内及系统外各电厂汽轮机本体大修、节能改造、事故抢修等重大工程,主导实现了国内西门子机组首台百万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筒型高压缸自主检修,主笔编写的《上汽MW汽轮机检修导则》、《西门子筒型高压缸检修导则》、参与编写的《上汽MW汽轮机技术导则》、《大型汽轮机通流部分检修技术规范》现均已分别在华能系统内和中电联发布。

李秀峰,副总经理,北京京能国际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从开始从事燃机检修服务国产化工作,成功的组建了燃机检修服务团队,并多次组织完成了GE及西门子燃机大中小修工作。在集团的统一安排下,完成了和西门子成立合资公司的商谈,并于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北京京能国际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随着“双碳”目标的发展如何高效、灵活、环保的运维燃气发电厂?

李秀峰:

双碳目标对燃机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建成的电厂只能从燃机的环保、效率、灵活性等方面做一些改进和提升。比如,提升效率方面可以更换部分叶片,像西门子有些新型的叶片,还有提高初温的部分;环保方面更多的燃烧器的改造降低NOx,还有些烟气余热利用的部分。

王健:

我们公司创建于年8月,06年成为具备独立法人的公司,是国内发电集团率先从事大型火力发电检修的企业。主要开展兆瓦以上大型燃煤燃气和核电机组的维护和改造业务,目前随着业务的延伸也涉及风电等领域的新项目,现在也涉及燃机的检修市场。

燃气轮机的检修是近阶段根据集团的任务布置要求,来发展燃机的一个自主运维检修。根据调研,目前市场上燃机运维有很多种模式,随着燃机的不断升级、替代、转型,从原先的6F燃机到目前国内的9F级的燃机,甚至H级的燃机纷纷上马。由于技术的垄断原因,9F、H级的燃机很多电厂以新机捆绑长协的方式来执行运维。我们现在摸索的方式介入6F-9E的检修;国内像李总已经有了自主检修的能力,维护也有一定的经验,9F更多以长协的形式捆绑,现在如何突破,我们正努力向国际能源、沈阳黎明等靠拢学习。

电厂国产化的发展有哪些新的思路或者方向吗?

李秀峰:

公司我们从开展西门子和GE的燃机检修到目前经历了很多波折,简单分享下经验:目前国内做燃机检修的人员并不多,行业不像国外企业很多,人才也很少。我们这支队伍也是感谢集团给我们这样的计划去做检修,私企有些想做但是没有支持的市场,目前大部分的燃气电厂还是国企央企在控制,第三方的企业很难进入检修市场,像GE的E级比较放开,竞争比较激烈,价格也比较低,基本没有什么利润。F级的话国企央企还有主机厂的垄断,想做自主检修很难,其实我们做的更多是现场拆装工作,核心的这些东西包括出现问题后的技术支持还需要主机厂的大力支持,正常的拆装经过一定的经验积累是可以做的,但是涉及特殊问题如果没有主机厂的技术支持还是很难的。所以做检修这块需要与主机厂有一定的合作,一是技术支持,二是备品备件;第三方市场的备件也不是充足,需要主机厂的支持。

当前燃气电厂的运维检修存在哪些挑战?是否有什么优化的路径?

王健:

现在国内燃机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他们在冷端部件制造方面是没问题的,主要是在核心部件方面核心技术突破性未达到完全自主化的高度,对于我们检修的备品备件和用户也是息息相关的,具有垄断性和局限性,我谈过两轮的长协,我们华能和GE、西门子、三菱主要以长协的形式捆绑,核心技术还是把握在供应商的手里。

我提到燃机运维自主化的要求,我们西工院主要是往燃机的故障诊断等发展,我们主要是现场服务和装配工艺这一块,我们迫切需要一支检修队伍。国内制造商的技术处于不全面的阶段,不能为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对于用户也是如此,受限于OEM整机制造商的技术垄断。

受到以上限制,我们有没有可能与整机厂成立合资公司等或者其他形式,提升我们运维能力?

李秀峰:

这两年尤其是受到疫情的影响,现场服务能力确实很有必要。几大主机厂在国内的服务人员也并不是很多,随着燃机慢慢发展,尤其是山东要上些燃机项目,仅靠这几个主机厂的人员确实也有一定的困难。现在三菱和GE会有这种督导的模式,现场会来1-2个人,本地化的团队提供一些技术支持,能够培养一些本地化的团队。

王健:

我们以前尝试成立合资工资,像普惠等,他们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和现场备品备件的修复,但是核心技术上与原始制造商有技术冲突,因为原始制造商会有一些技术专利的保密条款,后来未成形。现在与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在接触,商讨针对燃机检修他们两家国内制造上现有的技术来提升我们的现有的检修技术和人才梯队建设。我们第一拨19个人与东方电气进行了培训,组建燃机的检修队伍。我们集团对此版块也很重视,对于以后的新机长协,将这一块作为一个长协的分包放到长协中,与供应商一起谈,以我们现在华能的影响力来换取技术,这也是我们集团和检修公司的想法。调研了华瑞是和苏尔寿成立了燃机检修队伍,国内的秦皇岛和GE具有加工和修复能力的工厂,西门子好像在济南也有加工工厂,这是国内的一些民营和其他集团采取的模式来做这个事情。我这边更多的想和国内的制造厂合作,还有我们华能自己的科研院来合作,国内的制造商可以通过国际上的制造上来获得一些技术,交换我们从他们这里获取一些能力,然后推进我们国内燃机的发展。

以上谈到的是与主机厂的合作,关于本土化供应链的搭建有什么新的思考?

李秀峰:

个人认为本土化主机厂应该更多做些工作,比如建厂,GE是在秦皇岛以前只能修静部件,现在动部件也可以修了;西门子在宜兴也建立了叶片的工厂;三菱有广州的一些公司;不是全套部件都在国内加工制作,很多核心技术都是在国外。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很多部件在海关机场不知道呆多久,这是影响现场检修的重大事项,建议主机厂能够把本土化供应链建设推进一下。

当然这也需要中国的燃机市场更大一些,这样才会有更多可以的执行落地。还有很多的材料,国内的主机厂也是外购,国内能做核心材料的公司也不是很多,需要国内更多科研院校去做研发投入。第三方在E级的配件上相对比较成熟,F上相对比较少,技术上有些是可行的,就看电厂是否愿意采用。国内的国企和央企在价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不愿意去冒险,更倾向于用主机厂的。

王健:

现在用户的备品备件主要是第三方、长协中的初始备件和轮换的备件组成,对于第三方民营的检修队伍有自己的相应渠道,大多为GE、西门子等国际供应商做过相关的服务;设备商的备品备件在长协里面,长协里面的备品备件都是锁定的,对国内主机厂这块受限于上游的材料像进口件,还有自主化的生产能力;国内民营企业在搞透平的研发、冷端部件都在自主化,热通道这块有人也在做这块。需要把这块摸清楚,然后在以后的科研探索、服务开发等综合进行,而不是低价竞争等。

在电厂运维和检修的过程中,还需要产业链上面有哪些支持吗?

王健:

国内的制造商的技术支撑更好的为用户服务,下游的备品备件应该也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案,把这条线能串起来的话,燃机的自主运维会很快的发展起来。

李秀峰:

第三方如果想要进入国企央企,还是需要国企央企的上层领导决策。有些机制在里面,一旦出现问题,电厂的领导是承担不了责任的。找些不是特别重要的电源提供点,不是重要支撑点的地方可以做一些尝试,这也是第三方可以做一些尝试的主攻点。

燃气电厂运维检修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变化或者趋势吗?

李秀峰:

随着国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以及氢能,更需要燃气电厂的支持,像山东上的一些燃机项目,燃机发展之后对下游的燃机检修服务也会有发展,以后检修队伍越来越多,第三方备品备件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很多单位包括中国重燃等都将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王健:

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中国的火电占比在降低,燃机左右中间的一个发电设备,南方广东基本煤气不上,像海南、山东都在出台燃机的规划,配合以后的风电光伏储能等;燃机目前的技术垄断,国内的大F和H还是以长协的模式进行,很多技术还是在制造商手里,还没有放开。电厂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技术保障方面考虑还是选择长协,6F和9E的很多不进行长协的签署,国内的有些队伍可以来做,相对技术比较成熟,我认为以后还是按照这种模式。

相比国外燃气电厂,中国的燃气电厂有哪些差距?

李秀峰:

国外市场比中国市场开放的多,外企垄断较小。像美国pms他们燃烧器、加工的备件都在做,国外的备品备件企业是很多的。电厂也能接受第三方市场,一些燃烧器的研发工作也在做,而且做的很好。市场决定决策,只要这块市场足够大,公司可能投入更多研发,支持全产业链的维护,那样第三方市场更开放,机会更多一些,技术发展更快。现在没有几家敢真正尝试第三方厂家。

燃气电厂项目是否有在数字化及信息化转型方面提升运维的效率?

王健:

燃气电厂的还有些受供应商控制的,比如控制系统和远程诊断,运行监护模式,这块垄断更加强,国内有尝试做小燃机的控制系统的国产化,但现行的F和H级技术还在保护期内,还是由原始供应商来供应,难度更大,也是国内制造商需要突破的难关。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燃气轮机产业蓝皮书》2.0发布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1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