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汽轮机 >> 燃汽轮机资源 >> 重装之都清装出发2022世界清洁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四川省共同主办的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27日在“重装之都”四川省德阳市开幕。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名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知名学者和工商界人士,通过云端及线下方式齐聚德阳,共同推进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稳固的产业生态。
本次大会展览总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家参展企业,设置主论坛及8大主题分论坛、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清洁能源装备特色小镇(示范应用场景)展示等活动。会上,《全球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蓝皮书》《电力装备及技术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等最新成果将相继发布。今后,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每年举办,德阳为永久会址。
“清装”产业彰显硬实力
展馆内外,处处是德阳元素。东方电气、国机重装等德阳企业向人们展示着它们为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所作的努力。
今年以来,几大龙头装备制造企业捷报频传: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制,目前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13兆瓦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正式下线,刷新了中国风电叶片最长纪录;国机重装二重装备连续签订3台兆瓦级超临界发电机组转子合同,并批量交付用户;所有部件总重量超过吨、全球结构尺寸最大的立式导水机构——葛洲坝机组在东方电机通过验收,各项指标远优于标准要求。
数据显示,德阳现有各类工业企业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家,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已经连续19年居四川省第二位。同时,“德阳造”发电设备年产量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量国内第一、重型燃气轮机等15个能源装备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都由德阳制造,其中就有包括白鹤滩百万千瓦机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国之重器”。
年,德阳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产值达亿元,占全市装备制造业的40%。
形成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
充电两小时、存电两万度的巨型“充电宝”你见过吗?
作为大会示范应用场景之一,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带来的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引得国内外嘉宾拍手叫绝。
该项目建在德阳东方汽轮机厂区东南方向,由“大山包”和周边一排排厂房、管道、罐体共同组成,面积约两个半足球场大小。项目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循环工质进行充放电,整个充放电过程不用化石燃料,也不会产生固体废弃物,零碳排放,绿色环保。
“它相当于‘充电宝’里的‘变形金刚’。”东方汽轮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个建设周期不到两年的“充电宝”能有效平滑电网波动性,解决间歇性问题,在用电高峰期提供电力,杜绝“拉闸限电”,为电网稳定运行以及居民生产生活正常用电保驾护航。
早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就在德阳布局了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字号”企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德阳已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方面积累了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不仅重装制造大成规模,而且“清装”产业发展也初具规模,形成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
除国机重装、东电、东汽、东方风电等一批头部企业外,德阳目前已拥有以风电、水电、核电、气电、太阳能、氢能、地热能为主的“源”端装备;以先进电网装备为主的“网”端装备;以充电桩、节能电动机等为主的“荷”端装备;以抽水蓄能、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电池等为主的“储”端装备,形成了从材料端到产品端的“源网荷储”全产业链。
不仅如此,随着研发投入加大,德阳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作为四川清洁能源装备研发制造主要基地,德阳已建成一批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近3年累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项,其中68项达国际一流水平、21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面对全球清洁能源装备市场需求的不断上升,在清洁能源领域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四川乃至德阳迎来了更广阔的机遇。
德阳树立了自己的新目标,力争到年,全市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百亿级企业4户、50亿级以上企业10户,集群化配套率达50%以上。德阳相关负责人介绍,德阳将坚持以会展为平台助力产业集聚,聚焦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建圈强链,积极开展项目招商引资集中攻坚专项行动。
今年以来,德阳市的招商人员已累计拜访对接知名企业家,新签约产业合作项目超千亿元。先后引进欣旺达、云一机、景驰智行等一批重大项目,促成国机重装、东方风电、三峡集团、浙江能源集团、三菱重工等一批国际国内龙头企业落实购销合作项目。
总投资亿元的“川发龙蟒锂电基地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欣旺达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77亿元的“振烨高性能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项目”等一批覆盖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全领域、各环节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为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增添新动能。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德阳对外合作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德阳市有余家装备制造企业为全球供货,拥有多家海外机构,产品遍及印度、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5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装备主要供应商。去年,全市装备进出口总额超过50亿元、增长26.8%,出口连续10年居全省第二。
(本报记者李晓东本报通讯员陈晨)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