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汽轮机

高质量发展德阳五大主导产业解析系列报

发布时间:2023/5/9 19:28:17   

本文转自:四川经济网

德阳石油钻井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全国第一

年12月20日,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并网送电成功。

工程国产化率达93.4%,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核电技术“领跑者”行列,此间,有着“德阳”造的身影。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德阳二重装备为该项目提供了蒸汽发生器、主氦气风机等18种规格型号、吨锻件,助力重大装备国产化。

同样取得突破的,还有东方电气。

年12月30日,东方电气下属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13兆瓦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完成各项测试试验,顺利通过第三方型式试验认证,标志着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永磁直驱风电电机成功研制。

二重装备和东方电气自主创新的成绩,只是德阳重大装备快速发展的缩影。

装备制造,国之重器。

德阳是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是联合国授予的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工信部命名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装备制造),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于年成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近年来,德阳肩负省委赋予的“打造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重大使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重点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了以高端能源装备、油气钻采装备、冶金成套装备、通用航空装备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工业产业体系。

如今,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产业,正稳中有进向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东汽自主研制“华龙一号”首台核电汽轮机主机设备

按下加速度发展的“秒表”——

工业“装备化”特征明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三线建设大潮中,德阳迎来了二重、东电的开工奠基。

至此,一座城市与“重”结下了不解之缘。

数十年后,德阳“重”量十足——

年,德阳拥有装备制造企业多家;德阳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亿元,规模占全省27%。“德阳造”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额占全省90%……

这组数据见证德阳扛“重”前行的不懈努力。

就在年10月18日,东方电气13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发布,这是目前亚洲地区在制的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永磁直驱海上风电机组,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我国国产风电设备单机规模取得重大突破,迈入世界前列水平。

东方电气通过不断提升技术研发与创新水平,成为四川装备制造产业中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十三五”期间,发电设备产量居全国首位,其中水电居全国第一。

在德阳,不仅是东方电气。

二重装备大型轧钢设备产量已居国内第一,具备百万千瓦级核电、火电和70万千瓦级水电机组大型铸锻件及大型航空模锻件成套批量生产能力。

广汉市,四川宏华是全球陆地石油钻机制造顶尖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陆地钻机组装场,钻机出口国内第一……

这些只是德阳“工业挑大梁”的部分片段。

近年来,德阳肩负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使命,加强装备制造产业战略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德阳产业优势特色,高质量研究制定“十四五”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对“三图一表”进行动态调整完善,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指引。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措施,形成强有力推力,确保工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产业专班、市级有关部门、区(市、县)和产业功能区等组成的联席会商机制,统筹推进科技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引育等重大事项,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构建专班牵头、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的工作格局。

眼下德阳,形成以德阳经开区为主体、德阳高新区、凯州新城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在能源装备、冶金装备、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航空零部件、石油设备等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空间布局。

德阳高新区油气装备特色产业园等9个特色园区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园区培育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二。依托重点园区,以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国机重装、宏华石油等主机集成企业为主体,中小装备制造民营企业为配套的上下游互融共生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区域内配套率超过40%,实现了从材料端到产品端全产业链覆盖。

德阳重器

把好装备能力的“方向盘”——

重大装备国产化成果卓著

如何高质量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突破关键技术,打造高端产品。”德阳人作答。

德阳制造企业抢抓机遇,瞄准高端制造,马力十足。

年12月24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白鹤滩水电站6号机组进入一个多月的有水调试阶段,通过后,再进行72小时试运行,就可正式移交电厂投入商业运行。而7号机组将于今年2月份进入无水调试,8号机组也开始总装……

“我们整体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攻坚期’,将于今年6月左右完成全部投产发电任务。”东方电机白鹤滩项目水轮机安装负责人陈传坤预计或将提前完成投产发电任务。

作为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万千瓦,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更一口气创下了18个“世界第一”。

水电站左右两岸分别安装8台万千瓦水电机组,而左岸8台万千瓦机组由东方电机研制。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复杂性和难度远大于世界上已有机组。东方电机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成功研制白鹤滩精品水电机组,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引领世界水电进入无人区,代表世界水电最高水平。”全国劳动模范、东方电机首席专家赵永智说。

赵永智表示,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原型效率超过96%,实现了效率与强度的最佳匹配,世界领先;发电机额定效率超过99%,世界最高;发电机核心部件采用数字化车间制造,产品质效大幅提升;所有产出重大部件和投运机组精品率%,开创巨型水电机组温差控制和摆度水平新纪元。

这样的重大成果,在德阳,比比皆是——

国内首台—东方汽轮机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顺利实现满负荷稳定运行;东方汽轮机制造的国内首台再热垃圾发电汽轮机机组顺利投产;

完全知识产权—东方电机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半转速发电机成功研制;

打破国际垄断——二重万航“高温合金大型烟气轮机涡轮盘工艺”打破国际垄断;

填补国内空白——二重装备超大型转子整体锻件、分段焊接转子锻件产品制造全过程的关键技术突破。

全新一代——东方风电全新一代海上集成式变桨系统成功下线……

围绕“新”字做文章,“攻”字谋突破,德阳全面出击。

近年来,德阳市装备制造行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制定重大装备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解决“卡脖子”问题,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平台建设中——推进“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型铸锻件数字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能源电力装备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加快建设国家发电设备机械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四川省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积极融入天府实验室体系,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培育创新体系中——国、省、市三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人才支撑体系更加完善。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

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折射的是德阳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的铿锵步伐。

亚洲单机容量最大13兆瓦海上风电机

换上高质量发展“加速道”——

数字赋能从“轻”出发

一路扛“重”的德阳,开始谋划从“轻”出发。

高质量发展“换”道跑,德阳深入推进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赋能,加快装备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跃升。

年11月18日,东方电动机公司新基地在德阳建成投产,新基地投产后,电动机公司将具备年产0台以上大容量高端电动机的生产能力,产值将突破10亿元。

“新基地将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做进一步布局,力争在年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电动机数字化车间,助推公司打造中国高端电动机产业新高地。”相关负责人说。

一个多月后,年12月29日上午,特变电工西南5G装备电缆科技产业园开工,投资金额5.6亿元,由电缆智能工厂、燃烧试验室和数字化车间技术改造三部分组成,建成后,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无人值守管理,大幅提升企业产能效益。

“公司引进国际最先进设备,借助5G互联网制造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现有产能27.5亿元基础上再提升产能22.5亿元,争取“十四五”末产能突破50亿元。”特变电工副总裁、线缆产业总经理韩少勇说。

从“轻”出发的德阳,谋划着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德阳围绕机械、食品、冶金建材、医药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大力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机器换工为主要内容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重点制造技术智能化水平。

目前,德阳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0%,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50%,已建和在建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余个。东汽面向大型汽轮机及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也已建成。

对此,东汽相关负责人感触颇深:“建成后东汽叶片分厂的数字化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叶片产品全生命周期有效管控,提高数控设备综合利用率15%,减少制造质量差错率20%,缩短制造周期10%,降低制造成本1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千锤万凿铸重器,如今德阳,正加快擎起世界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大旗。

(四川经济网记者闫新宇肖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4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