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汽轮机 >> 燃汽轮机前景 >> 科技英才肖睿能源领域的动力英雄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吹进了肖睿的心中。
年的一天,还在湖北省荆州中学读高中的肖睿,第一次从老师口中得知了一个名词“热能工程”。年,肖睿从西安交通大学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年,他在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扎实的学习经历,为肖睿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肖睿锅炉里炙热的火焰在跳跃,轰隆隆的汽轮机声环绕耳边,挂在工厂墙上的温度计示数眼看就要突破40℃。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肖睿有时一待就是两个月。
他不是锅炉工,为什么要经常与锅炉相伴好几个月?肖睿说,一些应用于减少锅炉能耗的科研成果,最后一定需要实地进厂做。前期实验一般在实验室里搭模型,体积只有实际设备的一二百分之一。在他眼中,模型毕竟不是实物,因为成果应用于实际设备会有放大效应,稍不仔细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观察设备运行情况、获取参数、设备测试,在将近40℃的环境里,肖睿常常要待上一整天。获取参数后,他又要马不停蹄地赶回实验室调模型。反反复复不知多少次,才能完成一个设备的调制,可设备的复杂情况又何止如此。
长时间奔波于实验室和厂房之间,肖睿拓荒前行,将热工领域的流动研究与化工领域的反应研究结合起来。年,他的项目“稠密多相流动与化学反应耦合体系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肖睿基于对热工过程流动与反应耦合关系的认识,发展了流动与反应耦合优化的理论和工程化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石化、钢铁、电力、化工等行业的大型工业装置中,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0.2亿元,以第一获奖人获得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提出了基于选择性加氢与催化裂解反应耦合的生物质制备含氧液体燃料新途径,为缓解目前石油依赖症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耦合的方法,他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燃煤化学链燃烧减排二氧化碳研究,在近零能耗的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与捕集。
年8月,肖睿入选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名单,研究领域为固体燃料热解汽化。
在谈到生物质技术时,肖睿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为了让农民朋友的腰包鼓起来,为农民朋友谋取更多的实惠,也给新农村建设添把力,肖睿的科研成果遍布大江南北。他在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途径的研究中,已经见到成果。仅山东无棣生物电站一项就为当地农民增收约万元,提供就业岗位个。
广泛运用于塑料、制药和染料等领域的烯烃和芳香烃,皆是从石油中提取。而人类面临石油资源终将枯竭的潜在危机,因此提取它们将可能面对“无源可求”。但是,肖睿在生物质领域看到了希望。
“石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可太阳的能量却是无限的。在太阳光合作用下,地球上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他确信,生物质是未来唯一有机碳来源,是唯一可以替代化石燃料制备烯烃和芳香烃类化学品的可再生能源。于是,他与国外学者合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整体式生物油催化升级途径,实现了生物油向石油化工用品的高效转化。
除了在一线搞科研,肖睿还注重理论研究。他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如今,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肖睿的科学实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洁净煤燃烧技术到生物质高值化研究,再到如今仍不断改进的低成本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他从传统能源研究延伸到新能源,在研究新能源同时,又不忘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升级。
目前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成本高、效率低,肖睿通过对廉价载氧体化学链燃烧技术研究,验证了二氧化碳高效低成本分离的可行性。利用煤燃烧的热能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将被压缩贮存,然后由管道输送到深海中填埋。
对此,肖睿满怀憧憬:在不断改进下,这种技术可以普及应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献一份力。
作者:夏文燕
原标题:《肖睿:能源领域的“动力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