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汽轮机

浅议ldquo碳达峰碳中和rdq

发布时间:2022/7/14 14:55:35   
苯丁酸氮芥片 http://m.39.net/pf/a_9641720.html

本文作者:杜海江,保险从业时间14年,在头部财险公司服务电力行业集团客户十余年,有着丰富且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现任中国大地保险总公司战略客户部总经理助理。

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面对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各行各业均在制定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电力行业预计在年前后达到碳排放峰值,年后将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发电体系,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快速下降,年电力行业有望实现近零排放,因此电力行业将在能源深度碳减排中发挥关键作用。电力行业未来将面临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重约束以及严峻的成本挑战,但同时也获得了行业进行绿色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本文将从电力行业供给侧、发电侧和电网侧的未来发展趋势及保险需求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一、电力行业供给侧发展趋势

电力行业供给侧的主体单位是发电设备供应商,通过对发电设备的工艺改造或替换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路径之一。基于国内发电设备现状,目前有两条路径可实现减碳或零碳目标,即升级改造现有的火电发电装置性能和装备更多高效能的新能源发电设备。

(1)升级改造现有的火电发电装置性能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2亿千瓦,其中全国全口径煤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占比49.1%,是电力行业的主要碳排放源,要实现降碳目标,对煤电装备技术升级改造应首当其冲。首先短期内要针对现有的燃煤机组应改尽改、降碳提效;其次是要研发和生产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并不断升级其脱碳效能;未来将全部实现装备完全零排放的燃氢燃汽轮机。预计未来5-10年将有大批量的燃煤机组进行升级改造,脱碳技术将广泛应用,其脱碳效果直接关系到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指标管控的成效,因此发生设备供应商在其产品投保脱碳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将会有大量需求;同时新型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和燃氢燃气轮机的研发力度和试验频率将大幅提升,相关研发及生产企业将通过商业保险集中转移科研试验风险,其销售阶段可通过投保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来降低新型设备的应用风险,降低公司质保成本,促进新型低碳发电设备的广泛应用。

(2)装备更多高效能的新能源发电设备

年12月我国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到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的目标,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新增装机几乎全部来自清洁能源。未来中国的风电装备将向海陆机组大型化、机组效能智能化、因地制宜定制化、制造材料轻量化方向发展;中国将成为光伏设备产业高效电池技术的新引领者,同时技术进步将持续拉动设备投资,并推动中国光伏设备从光伏“制造”向光伏“智造”转变。风电和光伏设备供应商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及满足出口背书需求,将来除在传统保险产品如风机质量保证保险、太阳能光伏组件效能保险、光伏组件质量保险、发电量保证保险等有需求之外,还将在工程总承包项目(EPC)上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为龙头的设备供应商现已逐步在国内外开展EPC项目,其在设备安装工程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及电站运营期财产保险等一揽子保险综合解决方案等方面需求日趋迫切。

二、电力行业发电侧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电侧主要由央企发电集团公司和地方性发电公司组成。为实现电力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五大央企发电集团均在编制双碳时间表,其中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已分别宣布在年和年提前实现碳达峰。目前五大央企发电集团的整体装机规模呈现出“火电一家独大,其余发展不均”的特点,目前火电的碳排放占整体发电行业碳排放的40%,因此发电行业降低碳排放的基本策略是要加快煤电清洁转型,同时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简要概括为“一减多增”,即:

“一减”即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尽可能减少煤电发电量,淘汰不达标落后煤电机组;优化煤电功能定位,科学设定煤电达峰目标。煤电充分发挥保供作用,更多承担系统调节功能,由电量供应主体向电力供应主体转变,提升电力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能力。预计年煤电装机规模控制在10亿千瓦以下,整体占比降至35%以下,年煤电装机退出市场。

“多增”即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未来五年将在雅鲁藏布江、金沙江、黄河、河西走廊、新疆、冀北、松辽、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地开展新能源的项目建设和运营。预计年清洁能源装机规模25亿千瓦,整体占比超过65%;年全国要实现清洁能源装机77亿千瓦,占比96%,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近80%,发电量超70%。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指出,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综合效率不高,源网荷等环节协调不够、各类电源互补互济不足等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亟待统筹优化。为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更好指导送端电源基地规划开发和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要积极探索“风光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路径。

发电企业将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求履约减排责任,首先会逐步关停燃煤电厂的运营,特别是煤电装机较多的央企,如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和华能集团等,这将大大减少传统煤电厂的保险投保量;其次在关停燃煤电厂的同时还得保证持续稳定的发电量及经营利润,必须保证机电设备的良性运转,供电责任险、发电量指数保险及营业中断损失保险等保险需求将逐步提升;第三,随着“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逐步建设,其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风险与传统单一模式的发电厂将完全不同,对应的保险需求也随着改变;最后,发电企业为稳定公司现金流、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和防范特大灾害事故损失等,对创新类、巨灾类等定制化的保险产品需求也在提升,碳排放责任保险、巨灾保险等创新保险将大有可为。

三、电力行业电网侧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的电网侧主要由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组成。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电网公司将充分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

未来电网公司将在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在电网建设方面,未来将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并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预计到年,国内将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到年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全球能源的互联互通;在网源协调发展和调度交易机制方面,将持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支持调峰气电建设和储能规模化应用,积极推动发展“光伏+储能”,提高分布式电源利用效率,预计到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抽水蓄能装机超过万千瓦;在技术创新方面,将针对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特点,加快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装备研发,推进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在能源数字平台服务方面,将全面接入煤、油、气、电等能源数据,汇聚能源全产业链信息,支持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绿证交易、绿色金融等新业务,服务国家智慧能源体系构建。

电网公司近五年新增的保险需求为以清洁能源电网、抽水蓄能等为主的传统建工风险为主,年后将聚焦在清洁能源并网产生的风险以及储能氢能多样化的风险保障方面。电网公司首先要保证电网的坚强和安全,随着电力行业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攻击对企业的安全运营造成巨大的威胁。近年来,海外国家电力电网公司已发生多次网络安全事件,因此电网公司必须重视将此类风险通过购买网络安全商业保险进行风险转移;其次电网公司需积极消纳分布式电源,即需开展多种储能氢能模式,如风光发电+抽水蓄能/储能氢能等,鉴于风光清洁能源“不稳定和分散性”特点,储能模式的安全和效能成为重点考虑事宜之一,储能保险将应运而生,除保障财产安全外,还可以保障转化效率,从而兼顾电网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财险公司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服务电力行业的对策

财险公司要深刻认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自觉把行业发展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风险保障作用,服务双碳目标,助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服务工作:

(1)加强战略设计及人才培养

随着能源、制造、建筑、交通等行业逐步发布低碳发展规划,财险公司需要积极应对并做战略转型,要从目前的“一个产品卖给所有客户”向“以客户为中心”定制化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进行转型,而发展模式的转变要建立在有专业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因此,财产保险公司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如何发展绿色保险的相关战略规划;其次要持续培养并储备专业化人才,全面提升保险行业在开展绿色保险领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为行业开展绿色保险奠定智力基础。

(2)加强风险管理和产品研究

财险公司首先做好应对电力行业新发展趋势下对保险需求转变的准备工作,加强对新型风险的管理研究,储备专业人才并制定积极稳健的承保政策,做好再保安排,为电力行业绿色转型做好风险保障;其次财险公司可加强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测算新型能源风险可能形成的风险损失,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绿色保险产品,制定绿色保险理赔标准及理算依据。另外还需加大能源基地多类型发电企业的整体风险研究,特别是加强新型大型智能化海陆风电机组、风光储能氢能一体化设备的风险研究,为海上风电基地和陆上风光火储基地提供一揽子保险解决方案。

(3)成立新能源保险共保体

未来10年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将迅速发展,新能源企业的保险保障需求将不断提升,但因新能源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风险数据累计有限,目前部分大型财险公司采取谨慎承保策略,中小型财险公司大多不敢涉足;同时因中国保险市场过度竞争导致市场费率远低于国际再保市场水平,低价承保的财险公司需要贴费才能得到国际再保支持,或者采取全自留的赌博式承保,最终可能导致对新能源企业的风险未有效转移及无法获得全面保障。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型财险公司应顺势成立新能源保险共保体,一是开展新能源风险研究,开发新能源保险数据共享平台,不断提升核保技术和风险定价能力;二是科学承保,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良性竞争,保持市场健康发展,搭建持续稳定的专业服务体系,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

(4)加强科技赋能,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财险公司需加强在科技领域投入建设,积极搭建符合新能源电力行业风险管理特点的互联网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发挥财险公司风险管理服务职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帮助发电企业节能减排,如财险公司可与第三方物联网监测平台及发电企业建立三方互联并实时更新碳排放数据,如果监测平台发现发电企业碳排放异常则自动触发报警并提醒发电企业进行排查,如触发相关保险产品的理赔条件则由财险公司承担事故的损失赔偿。

(5)加大保险资金支持绿色投资力度

保险资金具备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风险承受能力低的特点,绿色投资类项目具备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信用等级高、风险可控、收益适中的特点,与保险资金的特性比较贴合。为此,保险资金要充分发掘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中的投资机遇,搭建行业绿色项目库,积极稳健地在高端设备制造研发制造、能源基地建设、储能氢能项目等方面开展绿色投资。在投资方式上,保险资金可通过债权投资计划、产业基金、绿色信托、绿色PPP等直接投资形式参与绿色项目的投资建设;保险资金还可通过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或权益类产品(如绿色债券)等形式参与绿色金融投资。

核保云

随缘打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0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