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汽轮机 >> 燃汽轮机优势 >> 核电安全智慧安全创新趋势新发现第2期
国外机器人创新成果应用
日本福岛机器人试验场全面开放
服务海陆空特种机器人
日本福岛机器人试验场于3月31日全面开放,并公布了各试验场地及设施的使用费用。内设“无人机区域”、“基础设施检查·应急处置区域”、“水下·水面机器人区域”、“开发基础区域”,以及长距离专用跑道,共计21个设施。可供用于海·陆·空应急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实证试验、性能评估、操纵训练。
以“基础设施检查·应急处置区域”为例,模拟再现桥梁、隧道、工业设施、市区、地质灾害现场等环境,其中工业设施试验场是一栋6层高的大楼,内部设有旋转楼梯、垂直梯子、狭窄通道,各种形状的管道、阀门、泵、烟囱、储罐等,可以进行侦察、信息收集、仪表操纵等相关的试验验证。
据悉,福岛机器人试验场是“福岛革新海岸构想”项目之一,旨在实现东日本大地震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灾后复兴,于年2月动工,历时两年时间,总工费约为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机器人研究机构进行机器人实证试验,比如东北大学及京都大学分别进行了蛇形灾害用机器人的实证试验,内容包括检查错综复杂的管道、越过瓦砾等。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
空地协同巡逻监测系统
用于核电事故早期监测
为了实现对核电事故现场的早期监测与预警,韩国原子能研究院(KAERI)机器人研究所致力于研发出一种空地协同巡逻监测系统,通过空中无人机将地面蛇形侦察机器人运送至人难以接近的场所。
地面蛇形侦察机器人由多组链接拼接而成,通过弯曲身体,不仅能在草地和不平坦的路面上向前移动,而且还能横行移动。此外,还能卷绕在垂直的管道上,上下爬行,通过头部搭载的摄像头实时传输现场画面。地面蛇形侦察机器人通过将细长的身体绕成“コ”字型,可以与飞来的无人机实现联动,由无人机的手爪举到空中,并被运送到现场。当无人机手爪张开,将机器人卸到地上后,机器人就能自动行走。通过与无人机协同巡逻监测,地面蛇形侦察机器人能够进入无人机难以进入的狭小场所进行探测,检查管道有无气体泄漏或裂缝。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开发
Latro蜘蛛机器人
用于核储存设施侦察和退役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坎布里亚大学开发设计的Latro是一款配备机械手和切割工具的液压蜘蛛机器人,旨在放射性环境中侦察和收集信息,特别适用于干式和湿式核储存设施的侦察和退役。Latro机器人专门设计用于帮助清理英国塞拉菲尔德核废物处理厂,其中包含一些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建筑物。
Latro机器人大约有一张餐桌的大小,使用6个液压驱动的腿进行移动,机械臂来搬运和切割,最大负载达20kg。它拥有摄像头、激光扫描仪、切割机和软件、AI大脑,能够从塞拉菲尔德的危险地区提取和分类放射性物质,并能在人工操纵的同时做出一些决定。
据悉,曼彻斯特大学领导着核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中心(RoboticsandAIinNuclearHub),现在正在与Nuvia(国际核技术组织)合作开发一个名为Carma的平台,该平台将自动检查地板的放射性污染。此外,该大学还在为福岛的清理工作开发机器人技术,以明确核燃料通过安全壳的确切位置。
俄罗斯加里宁核电站
将引入机器人灭火系统
根据英国《国际核工程》杂志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子公司Rosenergoatom消防安全局局长ViktorNikiforov表示:俄罗斯加里宁核电站将引入创新机器人灭火系统,这个灭火系统完全由俄罗斯国内开发,可以远程扑灭生产车间的火灾,该项目计划于年开始。据了解,该机器人配备有热成像和感知装置,当检测到火源时可以实现自主灭火。该系统使用压缩泡沫灭火,形成一层致密的泡沫层,隔绝氧气。因此,机器人灭火系统几乎可以立即灭火,扑灭火灾的时间大大缩短。
国内智能核电创新动态跟踪
中广核发布
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3月30日,中广核发布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中表示年中广核五大科研战略专项取得新进展,多个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在广西防城港3、4号机组稳步推进,并将应用于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智能核电研发已形成50余项成果,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商业化应用,首个等离子体技术商业化项目全面进入试运营等,为中广核增强技术实力、实现创新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图为自主核心技术quot;华龙一号quot;效果图田湾核电站3号机组
大修开工
3月20日,由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接的田湾核电站3号机组大修开工。此次大修计划工期41天,检修内容包括发电机解体大修,汽轮机低压缸、主给水泵、凝泵解体大修等项检修任务。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是中俄两国在核能领域开展的高科技合作项目,3号机组采用俄罗斯设计制造的VVER-/型压水堆技术,机组额定容量为MW。
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
连续安全运行天
创全球同类机组最高纪录
截至年3月15日,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15年无非计划停机停堆,实现连续安全运行达天,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的最高纪录。据悉在法国电力公司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大亚湾核电连续11年夺冠,累计获39项次第一名,是全球获冠军数量最多的核电基地,并在“能力因子”和“核安全/自动停堆”等最能体现核电安全运营水平的硬指标上长期居于首位。
图为大亚湾核电基地岭澳核电站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近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年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评审结果,中核集团成员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战略科技发展类)。据悉,中辐院是中核集团最早一批开展外专引智工作的成员单位,26年来中辐院累计获批外专引智项目余项,引进海外高水平专家近人次。此次“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获批是中辐院继年挂牌成立IAEA核与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建设中心后,国际化平台建设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核电安全相关政策发布
全国政策
3月10日,国家核安全局公布《核安全导则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最小化》(HAD/11-)、《核安全法规技术文件放射性废物处置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NNSA-HAJ--),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3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关于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年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涉及核电设备和技术的产业如下:核反应堆主工艺设备设计、研发和制造;核仪器、仪表研发和制造;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3月23日,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年拟在核安全科学技术、先进创新核能技术2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启动9~12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1.亿元。其中核安全科学技术包括“严重事故下安全壳系统性能研究”和“核电站重要设备部件先进智能老化监检测技术开发与验证”两个研究方向。
3月24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换料大纲(F1版)》,要求江苏核电公司严格按照批准的换料大纲开展相关工作,确保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运行安全。
3月24日,全国特种作业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发布关于征求国家标准《电力机器人术语》(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涉及发电侧(如核电检测机器人、锅炉检测机器人等)、变电侧(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变电站带电作业机器人等)、输电侧(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绝缘子检测机器人等)、配电侧(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配电站/所巡检机器人)四个应用领域的电力机器人。
金句回顾
必须始终清醒认识到,核安全是核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发展核电必须确保核安全。核能发展伴随着核安全风险,没有核安全,就没有核能发展。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不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只有更深刻地理解安全,才能更好的了解核能;只有更努力地确保安全,才能让核能发展更可持续。
——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年4月1日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
—年春季国际高峰会议上的演讲
HRG军立方机器人在核电安全领域发展
目前,全球核电产业中对工程建设、运营维护、核设施退役、放射性废物处理以及应急救援等环节的智能装备有着迫切需求。军立方针对核电安全领域,发挥自身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与人机协同等技术优势,研制出核化侦察机器人系列产品。
HRG核化侦察机器人产品系列
HRG核化侦察机器人系列产品HRG核化侦察机器人系列产品具有体型多样、操控可靠、局部自主、更换灵活、智能扩展等特点,具备良好的移动、抓取、爬坡、避障、越障能力,适用于高危、复杂、狭小核化污染环境下的核化侦察和处置任务。能够搭载多种核辐射和化学检测仪器及采样装置,通过灵活更换功能组件,概略判定核化物质种类和污染程度,采集污染样品,为危害处置提供依据。
小巧灵活,可换电池
小型核化侦察机器人约0.5个立方,
最高行驶速度不低于3m/s,
静止-战斗状态转换时间短于1分钟,
电量低时,可拆卸更换电池;
负载更大,爬坡越障
采用前后双摆臂履带式底盘,
爬坡度≥40°,越障高度≥mm,
本体负载≥kg,机械臂负载≥30kg,
手臂6个自由度,关节联动,臂展≥mm;
防辐防护,处置作业
军用装备设计标准,
不同辐射环境可采用不同防辐射措施,
防护等级IP67,防倾覆保护,
完成关阀门或房门、污染样品采集,
切割、搬运等作业;
侦察监控,操作简便
配备4路摄像头等传感器,
可使用北斗定位导航,
无线或有线通讯,实时多角度侦察,
手持平板操控终端,操作简便,
30分钟内可掌握操作方法;
智能扩展,局部自主
机器人局部自主设计,
拓展接口灵活搭载上装装备,
应用机器人管控系统可具备数据管理等功能;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北京军立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生态圈企业。立足HRG“创新+创业+产业”联动发展的模式,HRG军立方聚焦智能化安全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满足细分行业客户对智能化特种装备的应用需求。HRG军立方通过跨领域融合的合作模式,可持续地创造智能化安防环境,已为反恐排爆、应急救援、公共安防、电力作业、市政管网、仓储物流、武装打击等领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目前,军立方多项创新成果已实现落地应用,并得到客户的信任与认可。未来,军立方将持续强化自身成果转化应用实力,满足客户现场应用需求,助力智能化安全装备创新发展,实现用科技守护未来的愿景!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本号火贴,觉得不错请转给朋友,给我点个赞:
沉痛哀悼西昌森林火灾牺牲的英雄们!助力应急救援智能化发展
无人作战!智慧安全创新趋势新发现
有限空间作业!智慧安全创新趋势新发现
核电安全!智慧安全创新趋势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