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汽轮机 >> 燃汽轮机优势 >> 皖仪科技研究报告国产仪器领军者,研发积淀
(报告出品方/作者:德邦证券,郭雪,卢璇)
1.公司致力于打造精密仪器平台型企业1.1.公司成立之初以检漏仪器为主,多年来持续完善产品布局
公司前身合肥皖仪科技有限公司于年成立,成立之初以研发和销售检漏仪器为主,并不断拓宽检漏仪器产品线。年,公司开始研发环保在线检测仪器及实验室分析仪器,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以光谱、质谱、色谱、频谱技术为基础,形成了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三大产品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化工、电力、汽车制造、新能源锂电池、制冷、生物医药、科研等领域。年,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为安徽省内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实际控制人从业经验丰富。截至年一季报,公司实际控制人臧牧直接持有公司38.94%股份,股权结构相对集中。第二大股东黄文平先生任公司董事,第三大股东为安徽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臧牧曾在中科大科技实业总公司中佳分公司、合肥众成机电有限公司任销售经理,从业经验丰富;公司第二大股东黄文平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曾在合肥市电子技术研究所任工程师,具备丰富研发经验。年11月,公司公告控股子公司白鹭电子56%股权转让交易完成,转让价格为万元。目前公司下属有安徽科测检测有限公司、安徽原诺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安徽诺谱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科誉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全资子公司。
1.2.营收快速增长,注重研发投入为公司长期发展赋能
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业绩季节性明显。-年,公司营收从1.95亿元增长至6.7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3.03%;归母净利润由0.31亿元增长至0.4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73%。分季度看,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季节性分布明显,主要系受下游客户项目立项审批、资金预算管理等影响,公司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等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
环保在线监测仪器以及检漏仪器双支柱贡献主要营收。分产品结构看,-年,公司营业收入结构较为稳定,其中环保在线监测仪器占比在53%左右,检漏仪器占比在33%左右。年,由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景气度较高,检漏仪器收入同比大增52.3%,占总收入比重达42.8%,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收入保持平稳,占比下降为43.5%。年,实验室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主要通过白鹭电子经营,年11月,公司发布公告,其持有的白鹭电子56%的股权转让事项已完成)、其他业务占比分别为5.5%/4.2%/4.0%。
公司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年有所下降主要系检漏仪器业务占比提升。分产品来看,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毛利率水平与总体毛利率水平相当,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毛利率水平低于总体水平,电子测量仪器及其他业务毛利率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年,总体毛利率为47.95%,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其他业务毛利率水平分别为45.3%/47.6%/50.8%/63.2%/60.7%。
应收账款约占营业收入28%,账龄两年内占比约80%。总量上看,应收账款由年的0.74亿元增至的1.73亿元,年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5.6%,较年的30.75%明显下降。账龄方面,,两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约为71%,占比有所上升,应收账款周转率方面,年为4.38次,相较年3.41次明显改善。分项上看,风险较大的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比例从年的2.40%提升至的3.6%,占比略有提升。年起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31/-0.02亿元,主要系公司规模扩大、材料采购及人员薪酬支出增加及其他支出增加所致。
重视研发投入,期间费用率提升明显。年,公司的期间费用率达49.1%,较年的37.4%提升9.7pct,其中,管理费用率与财务费用率较为稳定,主要系研发费用率大幅提升所致,研发费用率从年的10.85%升至年的19.87%。公司重视研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缩小与国外龙头技术差距,赋能公司长期发展。高学历、年轻化研发队伍不断壮大。公司于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了一支研发能力强、行业经验丰富、跨学科的专业研发团队。-,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研发人员占比不断上升,从人与21.98%%提升至人与34.96%。从研发人员结构看,公司研发团队呈年轻化和高学历化发展,年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达31%,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50.35%,较年提升2.75pct。
2.环境监测千亿市场,绿色发展背景下充满机遇2.1.政策加持+高端化赋能,公司环境监测产品不断突破
环境监测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CR10仅为12%。根据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年列入统计范围内的家环境监测企业总营收为.1亿元,其中环保业务收入为.3亿元,实现营业利润.7亿元。报告以环境监测领域代表的十家上市企业计算市场集中度,年环境监测仪器行业CR3约为6%,CR10约为12%,行业市场集中度整体较低。
环境监测设备行业近年来保持较稳定增长,政策加持下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数据,我国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营收入从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8亿元。利润总额方面,年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利润总额为30.64亿元,同比减少1.5%。“十三五”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中国制造》、《“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战略部署,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有望乘国产替代之风快速发展。
我国环保企业研发支出不断增加,环境监测为研发投入最大的细分领域。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年我国环保企业平均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6.8%,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2%,高于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1.41%)。其中,环境监测领域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最高,达6.7%。研发人员数量占从业人数的比重为17.1%,同比增长0.6%。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从年的4.5件增长到4.8件。
公司环境监测仪器业务目前有大气环境、水环境和污染源在线监测三大板块共37个产品,其中占比最大的为CEMS烟气排放监测系统和水质监测系列产品,-年合计占比超过70%。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质谱、色谱等技术在环境监测仪器领域应用的研发,赋能高端化转型,有望实现业绩进一步突破。
2.2.大气:碳排放监测和VOCs组分监测是重点发展方向
2.2.1.超低排放改造市场长坡厚雪,非电领域是下一风口
煤电“三改联动”正当时,或带动千亿投资空间。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了《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目标到年,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对供电煤耗在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加快节能改造,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十四五”期间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并鼓励现有燃煤发电机组替代供热,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十四五”期间完成2亿千瓦,增加系统调节能力0-万千瓦,实现煤电机组灵活制造规模1.5亿千瓦。按此规模计算,可带动有效投资约亿元。截至年底,我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亿千瓦、节能改造规模近9亿千瓦、灵活性改造规模超过1亿千瓦。
非电领域大气治理空间广阔,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重道远。随着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治理逐渐完成,钢铁、化工等耗煤量较多的行业开始逐渐进入污染物治理阶段。年4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提出到年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中钢协数据显示,截至年4月底,已有40家钢铁企业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26家完成了全工序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1.5亿吨左右;14家企业完成部分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粗钢产能约为万吨。年我国粗钢产量10.13亿吨,在业钢铁企业家,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空间广阔。
2.2.2.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带动碳监测需求提升
碳市场加快建设背景下,碳监测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国碳市场的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碳交易市场化对碳排放量监测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国际上主要的温室气体监测方法有核算法和测量法两种,核算法主要通过燃烧原料的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由于涉及到多种活动数据和对应的排放因子,人为干扰因素较多,准确度不高,并且数据收集方法效率较低;测量法主要通过使用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直接测量烟气流速、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即可得到温室气体排放量,精确度得到明显提升。“十四五”期间,水泥、钢铁等七大行业有望陆续纳入全国碳市场,随着交易规模扩大,我国碳监测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CEMS(ContinuousEmissionMonitoringSystem)即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是公司环境气体检测仪器的核心产品,主要用于火电厂、垃圾焚烧厂等产生污染气体的工业企业,可以连续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氧含量等参数的湿基值、干基值和折算值,根据颗粒物浓度、烟气温度、压力、流速、湿度等多项参数统计排放率、排放总量,对测量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年,公司CEMS的销售收入由0.97亿元增加至1.07亿元,毛利率提升较快,由年的44.3%提升至年的50.9%。
衡量CEMS系统的指标与量程相关,量程越小,实现技术难度越大。通过关键指标对比,公司生产的CEMS系统产品性能与质量水平与主要竞争对手相当。其中CEMS可满足常规烟气排放监测要求,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CEMS为低量程监测设备,可满足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超低排放检测要求。CEMS系列产品实现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认证量程低至0-45mg/m3,气颗粒物监测仪采用激光前向散射法;认证量程为0~15mg/m3,满足特殊超低排放要求。
2.2.3.VOCs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精细化专业化要求提高
中国贡献全球新增VOCs治理市场主要份额,年新增市场规模有望达亿。根据GEPResearch发布的《VOCs治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年我国VOCs治理行业规模为亿元,占全球比重约为50%,年全球VOCs市场规模超亿元,中国贡献全球新增市场53%-58%的份额。GEPResearch预计,未来十年中国VOCs治理市场潜力将增加亿元左右,到年VOCs治理市场总规模将超过亿元(包括新增市场规模与运营市场规模),其中,新增市场规模达到亿元,行业发展空间广阔。从设备端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VOCs治理设施数量增速较快,VOCs设施数量由年的1.6万台增长至年的9.9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43.1%。
VOCs监测作为臭氧污染治理重要手段,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我国自年开始将臭氧纳入大气污染物常态化检测,根据生态环境部,我国近几年臭氧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年1-4月,全国城市O3平均浓度为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5%,重点区域(长江中游、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甚至同比上升10%-20%以上,臭氧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系臭氧前体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居高不下,前体物在太阳辐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造成臭氧污染。
加强臭氧及其前体物监测和治理势在必行。年5月,生态环境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臭氧监测力度:1)要求全国个地级以上城市均开展以非甲烷总烃(NMHC)为代表的VOCs总量监测;2)针对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特征,开展差异化检测,VOCs排放量较高的城市,开展57-中VOCs组分检测;3)突出源头监测,对于VOCs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开展VOCs组分检测,在交通枢纽附近,逐步建设交通污染监测站点。
“十四五”期间VOCs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监测点位需进一步增加。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显示,/年,我国VOCs排放总量分别为/万吨;截至年底,全国已有个城市开展VOCs监测(至少包括57种PAMS组分,重点城市种),个城市开展非甲烷总烃(NMHC)监测,结合前文所述生态环境部对于开展NMHC的城市数量要求,以及“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十四五”期间降低10%以上的目标,我国VOCs减排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公司自主研发的VOCs在线监测系统包含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和催化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可用于监测非甲烷总烃及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能够连续在线监测烟气中的烷烃类、苯类、醇类、醛类等上百种物质的单组份浓度含量。其中催化氢火焰离子法测量VOCs总量的VOCs在线监测系统为国内首批推出产品。-年,VOCs系列产品实现快速增长,年收入为万元,毛利率约为50%。
2.3.水质监测设备市场朝综合性、小型化发展
我国水质监测设备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速。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我国水质监测设备市场规模从年的66.68亿元上涨至年的.26亿元,同比年上涨13.53%,年复合增速为27.5%。设备销售方面,由年的1.93万台增长至年的5.38万台,年复合增速为29.2%。
“十四五”对水环境监测提出新要求,有望推动水质监测领域进一步增长。根据《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年)》,-年,我国水环境监测领域将推动水质污染溯源监测,拓展流域水生态监测,逐步实现水质监测向水生态监测转变。(1)国家层面:国控断面数量从个整合增加至个左右,并逐步建立国控断面9+N自动监测能力(9,即水温、浊度、电导率、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N,即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阴阳离子、重金属、有机物、水生态综合毒性等特征指标);(2)地方层面:要逐步实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全覆盖。我们认为,国家对水质监测密集化、持续化的要求,将推动水质监测设备行业朝综合性、小型化发展,企业水质监测设备的便携性和检测种类将成为重要竞争指标。
水质监测产品推出后成为公司环保在线监测仪器业务在环保行业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在年度初步推出水质监测系列产品,-年,收入由0.13亿增长至0.54亿,成为公司环保在线监测仪器业务在环保行业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毛利率逐年提升,由53.6%提升至59.3%。目前,公司在水质监测设备领域推出三大类五种产品,涵盖水质自动监测站、小型水质监测系统和水质监测仪。可对水质中的COD、氨氮、总磷、总氮及水质重金属参数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并实现环保信息中心对自动监测站的远程监控。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化工、造纸、食品等工业废水监测及市政污水处理、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在线监测。
3.检漏仪器国产领军者,先发优势构筑竞争壁垒3.1.工业精密度提高带来中高端检漏仪器需求
工业制造产品中部分元件对气密性有要求,且设备精密度越高,对气密性要求也越高。检漏仪器在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用于判断泄漏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检测泄漏率的大小,并查明泄漏点的位置,帮助寻找原因。检漏仪器制造业主要使用的检漏技术有气泡检漏技术、差压检漏技术和氦质谱检漏技术三种。(1)气泡检漏法:又称水浴试验,是将气体充入测试器件,再将器件浸入水中,利用泄漏点两侧压强不同的原理观察气泡冒出位置,从而判断泄漏点位置和数量。气泡检漏技术是最早应用于检漏的技术之一,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精度和效率较低,且由于需要浸入水中,并非适用于所有试件;(2)差压检漏技术:通过观察被测物和基准物在充入使其压力一致的气体后的平衡情况判断泄漏位置和漏率,检测精度较气泡检漏有所提升,但仍有待提升;
(3)氦质谱检漏技术:当被检件密封面上存在漏孔时,示漏气体氦气及其它成分的气体均会从漏孔泄出,泄漏气体进入氦质谱检漏仪后,由于氦质谱检漏仪的选择性识别能力,仅给出气体中的氦气分压力信号值,从而判断泄露情况。检漏灵敏度高,能够检漏到10-11Pam3/s数量级,且由于氦分子在真空环境扩散速度高,仪器响应速度块。氦质谱检漏仪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力、汽车船舶、食品包装等多个领域。在传统电力领域,主要应用于发电机组真空系统检漏和发电机氢冷系统泄漏等问题。若发电机组真空系统大量漏入空气,会影响凝汽器铜管(或钛管)的热交换能力,并且因为凝汽器内空气分压力的提高,降低循环热效率,增加能耗,还会引起汽轮机叶片、汽水管道的腐蚀等问题,威胁火电机组安全运行。
中国氦质谱检漏仪器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高于全球。根据共研网数据,-年,全球氦质谱检漏仪市场规模由1.94亿美元增长至2.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97%。中国氦质谱检漏仪市场规模由2.39亿元增长至4.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97%,增速领先于全球增速。
3.2.氦质谱检漏在锂电池检漏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锂电池壳体密封性直接决定电池安全性能。电池生产过程中若工艺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操作不当,会引起电池内压升高,造成盖帽的防爆孔无法承受电池内部的压力,会导致强腐蚀性电解液从盖帽防爆孔外漏,造成安全隐患。氦质谱检漏与水泡、气检、差压等传统方法相比,检漏精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对锂电池整体及其附属结构件焊接后的气密性检测具有重要作用。
动力电池产量增长迅速,有望带动检漏仪器业务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为GWh,同比增长.5%。其中,三元材料电池产量GWh,同比增长.4%;磷酸铁锂电池产量GWh,同比增长.1%。高工锂电预计,-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保持高增长,年出货量有望达Gwh。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扩张,叠加对动力电池安全性能要求进一步提高,有望带动检漏设备增长。
3.3.自主研发氦质谱检漏仪,细分市场龙头
公司以检漏仪器起家,多年深耕产品矩阵完善。公司年成立之初以检漏仪器为主要业务,年氦质谱检漏仪被列为国家重点产品,截至目前,公司检漏仪器产品矩阵包括氦质谱检漏仪、真空箱检漏回收系统、气密性检漏仪三大类。氦质谱检漏仪为公司自主研发,最小检漏率可达5×10-13Pam3/s,真空箱检漏回收系统是在高端氦质谱仪基础上,依托多真空箱联动系统与控制技术自主研发,实现了氦气的循环使用;气密性检漏仪包括直压式/流量式/差压式/多工位气密性检漏仪四种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家用制冷等领域。
不同行业公司针对性研发检漏产品,部分核心技术指标达国外先进水平。公司的真空箱检漏系统目前6款产品,分别针对氦气回收、氢能、汽车、锂电、家用制冷和电力行业。检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为检测漏率和检测速度。公司生产的锂电检漏设备最小可检漏率≤1×10-7Pa·m3/s,检测速度可达12ppm,并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对锂电池泄漏检测设备进行定制。此外,检漏仪器板块公司正进一步投入研发应用于锂电池电芯检测的专用设备和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领域的氦质谱检漏仪,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驱动检漏仪器板块长期增长。
检漏仪器业务总体保持增长,新能源是公司优势领域。-年,检漏仪器业务营业收入由1.06亿元增长至2.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26%,占营收比重约在30%以上;毛利率近年来保持较稳定水平,约为46-48%,其中气密性检漏仪毛利率较高,约为65%,真空箱检漏回收系统较低,约为35%;按应用领域分,新能源是检漏仪器业务最重要应用领域,占比不断提升,由年的36.88%提升至年的43.64%。公司正加大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检漏仪器研发力度,有望享受新能源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红利。
4.大力布局高端实验分析仪器,有望驱动业绩长久增长4.1.色谱仪市场规模超百亿,高端化转型大势所趋
色谱仪是混合物分离分析的重要手段。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理化性质的差异(吸附力、溶解度、分子形状和大小等),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由于各组分受流动相作用产生的推力和受固定相作用产生的阻力的不同,使各组分产生不同的移动速度,使得结构上只有微小差异的各组分得到分离。再配合相应的光学、电学、电化学和或其他相关检测手段,对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极高的分辨效力、分析效率和灵敏度,并且操作简单。
根据流动相是液体还是气体,色谱法可分为液相色谱(LC)和气相色谱(GC)两大类,再根据固定相状态进一步细分为液固色谱(LSC)、液液色谱(LLC)、气固色谱(GSC)和气液色谱(GLC)。与气相色谱相比,液相色谱具有不受样品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更适用于难分离的样品以及对样品的回收更容易的优势。
百亿色谱仪市场方兴未艾,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年,我国色谱仪市场为亿元,同比增长7%,-年GAGR为8.6%,预计到年市场规模达亿。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为两大主要产品,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平台,年,我国进口色谱仪中液相色谱占比最高,金额占比为68.5%,数量占比为64.4%。年我国色谱仪进口总金额为10.4亿美元,我们由此测算年色谱仪国产化率约为33%(按美元兑人民币6.9汇率计算)。色谱仪市场具有广阔国产替代空间。
我国色谱仪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液相色谱仪进出口差距较大。(1)液相色谱仪:进口数量及单价远高于出口。根据海关统计平台数据,年我国液相色谱仪进出口金额分别为9.69/0.2亿美元,进出口数量分别为2.25/0.18万台,进出口均价分别为4.3/1.1万美元。(2)气相色谱仪:出口数量大于进口,但以低单价产品为主。年我国液相色谱仪进出口金额分别为3.3/1.4亿美元,进出口数量分别为1.05/3.83万台,进出口均价分别为3.11/0.37万美元。
4.2.研发成果获验证,色谱仪产品不断丰富
公司已具备丰富的色谱仪产品矩阵,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公司在实验室分析仪器领域,以色谱技术及产品的开发为主攻方向,目前主要产品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多功能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能够对常规量、痕量的金属、类金属元素及常规量、痕量的阴、阳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下游客户涵盖环境监测、食品、生物医药和科研院校等多个领域,并建立了与中科院、农科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有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不断推出高技术新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壁垒。公司多年来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在高端实验分析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新品研发能力。年,公司推出了自主研发的LC系列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和IC多功能离子色谱仪,其中LC系列产品具备高精度的超高压输液单元,低系统扩散体积、优化的流路和极低的交叉污染等优势,能够实现更高检测速度和灵敏度,为国内第一款真正商品化的超高效液相色谱。
实验分析仪器业务板块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速,毛利率约为44%。随着公司实验分析仪器板块产品不断拓展,-年收入分别为0.19/0.28/0.37亿,同比增长28%/43%/32%,年毛利率提升明显,为50.8%。从下游客户结构看,环保、生物医药占比最高,合计超60%。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研发成果转化,新产品不断推出,实验分析仪器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在研项目储备充足,助力公司长期发展。公司核心技术来自于自主研发,研发费用率多年以来在行业内同类公司中处于较高水平,-,公司研发费用率由10.84%上升至20.86%,同业可比公司均值由6.82%上升至9.13%。高比例研发投入使得公司在研项目储备充足,截至年公司在研项目超20个,实验分析仪器领域涉及质谱、光谱、色谱等,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研项目逐渐完成,公司在实验分析仪器领域的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5.盈利预测(1)环保在线监测仪器业务:此业务近年来占比约为50%,政策加持下有望继续保持较稳定增速,我们假定-年增速分别为28%/25%/25%,毛利率稳中微升,为51%/52%/52%;(2)检漏仪器业务:公司为检漏仪器领域龙头,产品涵盖领域广泛,在锂电池检漏领域具备强竞争优势,考虑到动力电池出货量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我们假设-年增速分别为55%/60%/60%,毛利率为50%;
(3)实验室分析仪器业务:目前公司在研项目储备充足,不断推出高端色谱产品,考虑到此业务基数较低,未来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我们假设-年增速分别为75%/70%/70%,毛利率为45%;(4)其他:此业务占比较低,我们假设-年增速为40%,毛利率稳定,为65%;公司依托于环境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和实验分析仪器三大业务,基本盘稳健的同时不断推进产品体系高端化升级,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充足的在研项目逐渐产业化,有望长期支撑业绩良好增长。我们预计公司-年分别实现销售收入为9.27/13.51/19.97亿元,同比增加37.3%、45.7%、47.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3/1.54/2.25亿元,同比增长.7%、49%、46.4%。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