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汽轮机 >> 燃汽轮机资源 >> 中国能源企业低碳转型白皮书
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路径
低碳能源革命电力行业首当其冲
电力作为我国碳排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减排效果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年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90%左右,而电力行业占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0%以上。作为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主力军和引领全社会系统性变革的主战场,电力企业在低碳转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
乘时借势迎来变革新拐点
低碳转型下电力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跑马圈地模式受限,政策加速清洁能源有序开发进程
随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奠定了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基础和方向。然而,近年来清洁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发电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供需不匹配造成了个别地区较大的消纳压力,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带来了更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在年3月印发《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综合监管工作方案》以进一步约束清洁能源的无序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大干快干”的抢装时代已不复返。
与此同时,政策充分发挥“指南针”作用,通过平价制度、绿色电力证书与明确的量化指标等多种手段推动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有序健康增长。加强科学规划、统筹协调,降低相关投资风险,确保项目投资回报,为可再生电力开发主体提供了长期确定性。
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性日益凸显,传统煤电举步维艰
在全球各地,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并逐渐开始低于化石燃料,过去10年光伏和陆上风电的平准化发电成本(LCOE)分别下降了85%和60%4。同样的趋势在中国也在发生,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已降至每千瓦时0.2-0.41元的区间,在多数地区已经具备了与新建燃煤电厂竞争的能力,而陆上风电也将很快达到这一水平,海上风电成本将在未来十年具备竞争力。
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对现有煤电产生威胁。到年代末,新建风电发电成本也将低于现有燃煤电厂的运行成本,使其不再具备经济效益,而燃煤发电产能过剩更加剧了这一风险。目前中国燃煤电厂的平均利用率仅为56%,这一现状在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尤为凸显(当地的燃煤电厂平均利用率仅为35%),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产搁浅。
电改引发行业洗牌,能源交易和消费形式的演进创造新增长点
后电改时代,电力行业更加开放,行业玩家面临重新洗牌。经过过去多轮电力市场化改革,从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分家,到如今的市场化电力交易全面扩大,行业新玩家不断涌入。售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甚至来自于能源行业外的互联网和科技巨头凭借其强大的业务灵活性、更高效的决策流程、大胆的想法纷纷入局,传统电力企业遭受巨大冲击。
随着风、光的不断渗透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加深,传统的买卖双方关系被打破,创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新增长机遇。过去能源生产模式以集中式为主,但未来考虑到东南沿海作为负荷中心,土地资源愈发紧张,分布式能源以其方便灵活,靠近负荷中心等特点将成为未来的新增装机主流。与此同时,传统的电力消费者逐渐转为生产者,通过自有分布式设备满足用电需求,并将富余电量卖回至电网或其他用户产生额外收益,带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埃森哲认为,当下中国电力转型正处于从“简单的可再生能源替代”迈向“更复杂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拐点。
“绿”之所向七大抓手多管齐下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举措
肩负着“双碳”目标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以五大发电集团、两网为代表的主要电力企业纷纷响应,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相关具体目标,并已着手行动。从电力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无论是上游发电,还是中游输配电、交易与调度,亦或是下游售电与服务均具备较大的减排应用机会。埃森哲认为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可归纳为七大举措,分别是:结构优化、效能提升、技术减排、电网升级、市场交易、调度运行和模式创新。
举措一:结构优化首要抓手
提高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低碳能源在电源结构中的占比是电力行业转型的重要基石。据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到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装机占比将达到62.6%,其中风电、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将达17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比例在年将进一步攀升至82.9%,届时风光总装机超60%。
在此目标背景下,电力企业应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加快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在风电方面,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712.html